記者了解到,許多二手家電沒有售后服務,有的二手家電經營者雖然用諸如“保修3個月”的承諾吸引消費者,但也很難兌現。來自廣州市消協的數據顯示,二手家電的退、換、修等問題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由于二手家電都曾使用過,因此故障責任認定是處理二手家電交易糾紛的癥結。
對此,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廢舊電子電器再生利用分會會長劉福中強調,“二手家電”售后服務應由二手家電銷售商來承擔。為保護產品原品牌的信譽度,流入二手家電市場的品牌家電的安全及售后問題應由二手家電的銷售商來承擔。
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很多消費者希望到二手市場去“博便宜”,但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廣州二手家電市場存在的“超齡服役”、“問題家電”等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讓消費者覺得“想買二手家電不容易”。
二手家電 說愛你不容易
消費者:想買二手家電但擔心質量沒保證
“家具可以隨便買個二手的,質量怎樣看看就知道了。可二手家電就不敢亂買了”。記者近日在廣州二手家電市場采訪了解到,這里的二手家電是“收的多賣的少 ”,大部分各類家電僅以一兩百元的價格賣給小商販,而收購二手家電的商販更多的是去到二級、三級農村市場上低價兜售掉。“現在這種二手電器在農村也不怎么好賣了。由于國家大力發展‘家電下鄉’,很多新電器價格也不貴,我們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從事二手家電生意十幾年的郭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
另一方面,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二手家電的消費者其實不在少數。Nick明年即將從大學畢業,現在開始邊租房子邊找工作。“我租的是毛坯房,里面沒有家私家電,我準備自己去二手市場上淘一些。可前幾天去那里看了一下,大部分家電都已經破損比較嚴重,感覺用起來很不放心。”家住越秀區的張先生就因為買二手家電而遇到了難題:“上次花了300元買了臺二手‘原裝’電視,買時說保修3個月,可才看了幾天,屏幕就出問題了,而攤主說舊家電本身就容易出問題,弄得我也沒辦法,只得認倒霉。”
二手家電售后由銷售商承擔
二手家電新標進入審定階段
有數據顯示,我國將迎來家電更新換代的高峰,平均每年需報廢的電視機在500萬臺以上,洗衣機約500萬臺,電冰箱約400萬臺,每年淘汰1500多萬臺廢舊家電。其中不僅有“超齡服役”的廢舊家電,還有部分家電產品尚有使用價值。
據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廢舊電子電器再生利用分會會長劉福中介紹,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舊貨協會聯合起草的《二手(舊)電子電器品質技術要求》國家標準已經進入審定階段,不久將會出臺。
據悉,《二手(舊)電子電器品質技術要求》旨在規范二手電子電器產品市場、保護消費者利益。將對二手(舊)電子電器的品質要求、安全要求、環保要求、性能要求、二手(舊)電子電器的檢驗方法以及不得作為二手(舊)貨經營的家用電器等進行規范。更重要的是,《標準》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規范二手家電的國家標準,這對規范二手家電市場來說無疑是強有力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