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喝60噸的水,飲水健康不是小事。健康時報537期刊發《到底該喝什么水》之后,編輯部接到了大量的讀者電話,許多問題都集中在家庭最常用的飲水裝置——飲水機和凈水器上。本期,三位權威水專家在回答讀者問題的同時,還發出忠告,夏季飲水機必須定期清洗。
小資料:
飲水機:
飲水機目前主要有兩種:凈水機能夠過濾掉自來水的氯、雜質、鐵銹、泥沙,也能吸附一些有機物等。凈水機不需要電源,有五級過濾,第一級為濾芯,第二和第三級為活性炭,第四級為中空絲膜或陶瓷過濾,第五級為精致活性炭。純水機相當于凈水機的升級裝置,它比凈水機濾化的水更純凈,主要在于它用R/O反滲透膜濾芯代替了凈水機的中空絲膜。
凈水器:
直接安在水龍頭上的凈水裝置,一般都是由超濾膜加活性炭構成,將自來水進一步凈化。537期回顧:礦泉水、純凈水、礦化水,喝哪種最健康?專家逐一點評:純凈水雖然干凈,不可多喝,否則容易造成體內礦物質流失;礦化水在純凈水中加入某些礦物質元素,人體很難吸收;天然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可以長期喝,每天喝500毫升就可以。請繼續關注健康時報“健康飲水系列報道”。如果您有相關的問題或建議,請通過電話、短信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咨詢。
“綠毛飲水機”令人震驚90.15%!
在健康時報和搜狐健康聯合對健康飲水進行的調查中,對“你家用的飲水設備是什么”這一問題,1700多位消費者中,90.15%選擇了飲水機和凈水器。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農光里小區的金秀榮女士,堪稱一位“業余飲水專家”,這幾年,她做了一個剪報的大夾子,里面收集了上百篇各個媒體對飲水機的報道,以及一些飲水的常識。“人的一生要喝60噸的水,飲水健康可不是小事。”幾年前,金女士喬遷新居以后,每次燒水之后都會有厚厚的水堿,為此,她買了一個飲水機,并留意報刊上有關飲水機使用問題的報道:“飲水機的濾芯不定期更換,內膽清洗不及時,是目前飲水機使用中最常見的誤區。”
金女士的話,可謂“一語中的”。記者最近走訪了幾個使用飲水機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嚴重的衛生問題。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四惠東通惠家園的張女士,家里有一臺臺式飲水機,白色機身上面放著一個淡藍色的飲水桶,里面有個濾芯,濾芯里放了活性炭、中空絲膜等過濾物質。“這飲水機挺好用,平時從上面倒入自來水,接出來的就是干凈的水了。”
記者走近水桶仔細一看,發現濾芯上居然長了一層綠毛。記者將這一情況告訴張女士,她仔細一看,也十分驚訝,一層小綠毛都快把濾芯糊上了。“平時喝水,口感沒有問題,所以對飲水機的維護沒有上心。買了飲水機到現在,一直就沒換過濾芯。”
“淡藍色的水桶,在視覺上造成阻隔,所以消費者不容易看清楚濾芯上長了綠毛。”凌波教授說,“飲水機一定要定期消毒和維護。特別是里面的活性炭,在吸附了水中大量有機物后,太陽一照射,很容易成為細菌和藻類滋生的溫床,用不到半年就長一層綠藻,導致二次污染。”
此外,很多家庭在水龍頭上安裝的凈水器也一樣,一般都是超濾加活性炭的,使用時間長了,不但過濾膜表面會“藏污納垢”,容易堵塞濾孔,其吸附有害物質的能力也在下降,當出水量超過凈水器的額定凈水量后,水中的這些物質不但不會被吸附,還會從濾芯中被釋放到水中。
因此,無論是凈水機、飲水機還是凈水器,第一要買正規廠家產品,獲得衛生部涉水產品衛生安全許可批件的;第二要定期換芯,第一道PP棉可用3個月,第二道活性碳能用6個月,超濾能用1年,RO反滲透膜一般用2年。這些需要更換的設備,在售賣飲水機的商場,都可買到。
內膽清洗“7步走”
1.切斷飲水機電源,拿掉空的水桶。先用中性洗潔精清潔機身表面,可用干布或酒精棉球清洗進水口、龍頭、積水托盤等部位。
2.打開飲水機后面的排污管以及所有飲水開關,放空剩水。
3.用干凈的布擦洗掉儲水罐上的白色水垢。
4.在儲水罐里灌滿凈水,放入消毒藥片,泡15~30分鐘。
5.打開飲水機的所有開關,排凈消毒液。
6.繼續灌入開水或桶裝水,連續沖洗飲水機的整個腔體,再打開所有開關,排凈沖洗液體。反復幾次,直到放出的水沒有氯氣味了,才可以飲用。
7.最后旋緊放水閥,用消毒液擦洗開關處的后壁,就完成了整個消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