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家電產品,商家會出具銷售發票,消費者憑此發票就能獲得國家“三包”規定的售后服務和企業承諾的售后增值服務。本來在家電業已經步入服務競爭時代的今天,“三包”期內的家電售后服務已經不再令消費者擔心了,但是隨著家電產品被當做獎品、禮品、贈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一種新的煩惱又出現了。因為國家規定消費者享受“三包”服務以發票上的日期為依據,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銷售發票,就很難獲得“三包”服務,而“三品”家電擁有者的手里一般都沒有銷售發票。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三品”家電售后服務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中彩電大獎獲驚喜不料煩惱接踵而至
袁女士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英語編輯,今年春節前,她在單位的年終團拜會上幸運地抽中了二等獎,獎品是一臺32英寸液晶電視機。袁女士告訴記者,中獎后她高興極了,因為剛剛結婚,新房也剛裝修好,正想買臺平板電視?刹胚^去半年,袁女士就高興不起來了。7月底,一直都好好的電視突然出現了黑屏,關掉之后,等一段時間再開,又正常了,可是看一段時間之后,隨時都會再次發生黑屏現象。她給廠家的售后服務部門打電話報修,可廠家維修人員上門后向她索要銷售發票,并表示必須憑發票電視才能享受“三包”服務,否則就要支付上門維修費和配件費。這下可難倒袁女士了,雖然她一再解釋這臺電視是單位的獎品,用了才半年,但維修人員根本不買賬。無奈,袁女士只好先讓維修人員回去,自己則到單位試圖借相關憑證,可是單位因為財務制度等原因不能提供銷售憑證,最后單位變通地為她開了一份證明。
拿到證明,袁女士再次打電話要維修人員上門。可是維修人員上門后卻仍然表示單位的證明沒用,只有憑銷售發票才能享受免費服務。實在沒辦法,袁女士說那就按產品的生產日期計算購買時間吧,但是維修人員依舊不答應。由于北京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幕了,丈夫又是一個體育迷,袁女士最后只好答應自費維修,并支付了550元的維修費用。
前不久和記者聊起這件事時,袁女士說,現在對著那臺曾經帶給她驚喜的液晶電視,再也高興不起來了,相反卻多了許多擔心,怕它隨時出現什么毛病,因為平板電視的維修費用太高了,要是多來幾次毛病,都不知道是維修劃算還是扔掉更經濟。
禮品家電缺少憑證售后服務難以保障
送禮送家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尤其是小家電產品,更是經常被當做禮品用來贈送給長輩或親友。但是很多消費者出于面子的考慮,在贈送家電產品時往往不會附上發票,但這樣一來,一旦禮品家電出現故障,受禮者就不可避免地遭遇維修的煩惱。
和記者住在同一小區的李先生是2006年搬進新房的,當時他的一個同學送給他一臺290升的大容量彩板冰箱,憑經驗,記者估計當時這臺冰箱的價格至少在6000元左右。可是剛剛用了兩年,到了今年6月份,冰箱的液晶顯示面板出現故障。找廠家維修,上門的維修人員表示必須憑發票才能提供“三包”服務,可是李先生又拿不出發票。維修人員稱,按照公司規定,沒有發票就只能以生產時間為準?梢徊榭瓷a日期,這臺冰箱剛好過了3年的包修期。沒辦法,李先生只好同意自費維修,付了320元的維修費。
同李先生一樣,山西大同消費者劉女士也遭遇到禮品家電售后帶來的煩惱。劉女士告訴記者,今年3月她過60歲生日時,遠在上海的侄兒送給她一臺電熱水壺和一臺電磁爐,可是電熱水壺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出了故障。她與該品牌在大同的售后維修部門聯系,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劉女士沒有發票,不能享受“三包”服務,要交維修費。劉女士只好花錢修了電熱水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禮品家電因為受禮者缺少購物發票而遭遇售后維修麻煩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且隨著禮品家電的興起,這種現象正成為普遍性問題。
購房獲贈全套家電出了問題無人負責
眼下樓市不景氣,開發商經常以送精裝修、送整套家電來吸引購房者。但購買精裝修房的業主卻遇到了新問題:贈送的電視機出問題,卻沒有發票,才用了幾個月就要付費才能維修。
去年底,齊先生在北京豐臺區某樓盤買下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開發商承諾購房送精裝修,還有高清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全套家電贈送。8月初,齊先生新房里的電視機出現偏色和圖像變形等問題,他按照保修卡上的服務電話打過去,請人上門修理。隨后,維修人員很快來到他家,做了一番檢查之后,把電視機外殼打開更換了幾個配件,問題得到解決。維修人員索要250元維修費和配件耗損費,這讓他有些困惑:“電視機是購房時贈送的,應該享受‘三包’服務才對吧?”維修人員要求齊先生出示購機發票,證明是在包修期內,但齊先生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想起購房時開發商根本就沒有提供發票,只好支付了250元維修費。
事后齊先生致電售樓處,要求開發商提供相關家電的發票,卻遭到拒絕,原因是購房合同附件里并沒有涉及具體家用電器維修、保養的內容,而且發票是開發商用于報賬、核賬用的,不能提供給他。
企業:發票是享受“三包”的唯一憑證
“三品”家電因為發票問題給消費者帶來維修煩惱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么,企業對于消費領域這一新的現象是否給予了關注、是否有專門的應對措施呢?記者調查了多家企業,均被告知目前還沒有專門的規章,購物發票依然是唯一有效的服務憑證。
山東某企業客服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的“三包”服務以消費者手中的購物發票為準,如果消費者不能提供發票,則只能以產品的生產時間來計算 “三包”時間。但是這位負責人表示,維修人員會正常填寫維修記錄,如果下次再出現類似故障,在法定時間內,會提供免費的維修服務。
廣東某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消費者享受“三包”服務只能以購物發票為準,否則該公司將很難提供完善的服務,因為作為企業來講,沒有辦法確定消費者的購買時間和購買產品的途徑。
北京某小家電企業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小家電產品比較特殊,現在市場上假冒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如果消費者不能提供購物發票,他們就不能提供“三包”服務,就是正常的收費維修也不能完全給予保證,因為維修人員有時無法確認產品是否是冒牌貨。專家: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對于“三品”家電因發票問題而缺乏售后保障的現象,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家“三包”規定明確指出“消費者憑購物發票享受‘三包’服務,‘三包’時間以購物發票上的時間為準。”企業在提供“三包”服務時向消費者索要購物發票并不違規,因此,消費者在對待“三品”家電時,一定要未雨綢繆,以免權益受到損害。陳鋼還提醒消費者,現在親戚朋友間互贈禮物,一般都不好意思連發票一起送,殊不知,這些禮品特別是家電一類,不給被贈送人提供發票和維修卡等關鍵材料,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售后服務就得不到保證,無異于在送禮的同時也給親朋送去了麻煩。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認為,“三品”家電的確是一個新的消費現象,對因此引發的售后服務問題,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都應該給予重視。他指出,現在的家電市場是服務競爭的市場,企業應該重視自身的服務,在遇到此類問題時盡量采取向消費者傾斜的方式予以解決。而消費者無論是在送禮還是在受禮時,都應該提高權利保護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家電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真正的消費和諧,才能最終促使企業的良性發展。武高漢還提醒購房者,在與房產開發商簽訂合同時,應盡量要求明確所贈家用電器、衛生潔具等產品的保修期限,可以要求開發商自房屋交付之日起計算,并出具書面承諾,收房時必須要求開發商附上贈送的電器發票復印件和保修單,最好讓對方在發票上蓋上“與原件相同”的章,以免日后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