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來,以西門子為首的合資陣營“反其道而行之”挑起“漲價”戰,死戰求生,絕地突擊;而以海爾為首的國產陣營卻沒有抓住機會,跟風“漲價”,以致應對失策,國產陣營淪為徹底的追隨者。民族白色家電制造業生計越來越困難,前景越來越黯淡。而合資陣營一路高歌猛進,風光無限。
但在2008年,這一現象出現了一些逆轉:進入3月,隨著空調銷售季的啟動,白電漲價蔓延到空調產品。在“2008年空調行業發展趨勢論壇”上,美的、奧克斯、志高等15家空調廠商的相關負責人喊出“今年漲價勢在必行”。
對于漲價的原因,這些廠家一致宣稱,鋼、銅等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漲是漲價的主要原因。一位空調廠商的負責人表示,“新勞動合同法實施,人力資本上漲了40%,原材料的上漲使壓縮機價格提高了10%。”
但商家對此卻有另一番看法,五星電器表示盡管面臨廠家漲價的壓力,但五星不將商品成本上漲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從2007年9月到2008年2月五星電器一直進行前期備貨,除了憑借大單采購減低成本外,五星同格力、美的、三星、奧克斯、志高等品牌定制4級以上節能空調以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五星今年僅包銷機一項就達到40%,2007年底就已經完成的大盤協議簽訂工作,全年包銷、定制機型占比達到70%,從3月初開始五星又通過提前打款的方式保證空調備貨。“廠家近期即便做出調價行為對五星電器的影響也比較小,提前簽約的大量包銷定制節能空調的投放將有效平抑空調漲價。”五星電器空調部經理李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