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我國數字家庭標準領域的話語權,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業界認為,我國應該加速數字家庭互動應用標準建設。
在此間舉行的關于數字家庭互動應用標準的相關研討會上,廣東省數字家庭公共服務技術支持中心主任羅南笑教授認為,目前數字電視產業和數字家庭的發展,都需要建立互動應用標準支持。
以互動應用為紐帶,抓住數字家庭產業發展的契機,可以帶動整機、軟件、內容、服務等產業的發展。
國內不少彩電生產企業也都表示,我國14英寸以上的數字電視在出口美國過程中也遭遇到了征收20-30美元的數字電視專利壁壘,但如果我國也建立自己的標準就可以通過“專利費互免”等國際談判來降低專利費帶來的成本。
據悉,專利費的征收大幅度增加了中國彩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削弱了中國電視產品在北美市場的競爭力。受專利費拖累,2007年,廣東省彩電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36.9%。
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也表示,通過構建數字家庭標準體系和專利池,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數字家庭產品和技術應用規范標準,可以促進以平板顯示產品為代表的3C產品制造業發展,也可以促進基于數字家庭的各種增值業務迅速成長。
另有專家認為,在數字家庭基礎技術標準逐漸頒布和充實后,互動應用的標準或將成為下一個急需業界跨越的制高點。而且數字家庭互動應用標準化工作應在遵循“部門聯合、部省聯動、司局聯手”的三聯方針基礎上,進一步聯合相關標準化組織,把技術提供商、內容提供商、運營商聯合起來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