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格蘭仕發動“小家電歲末總攻”,對一批高檔電磁爐、電飯煲進行降價銷售,其中一批熱銷的電磁爐最高降幅超過40%,一場肅清雜牌的大規模洗牌運動拉開戰幕。
市場容量達數百億元
據了解,中國電磁爐行業經過了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艱難發展,在90年代后期電磁爐又重新發展起來,并且快速上升。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電磁爐市場潛力將達到7000萬到8000萬臺,每年以60%~70%的增幅高速增長,市場容量將可達數百億元。如此誘人的發展前景,加上進入壁壘低,使得眾多中小企業蜂擁而入,從2003年的300多家迅速發展到今近1000家。眾多企業的無序競爭,產品質量、服務參差不齊,使得市場一片混亂。
廣東省質檢局的抽查結果表明,大、中型企業技術力量雄厚,產品質量穩定,而部分小型企業質量意識較差,技術力量薄弱.近日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本市流通領域的8類小家電進行了質量監測抽查.這次監測范圍包括本市12個鎮區的25家超市和電器商場,共抽查100批次,檢驗合格的61批次,合格率為61%.其中電磁爐合格率僅為53.3%。
目前行業魚龍混雜
格蘭仕電器中國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韓偉就此分析指出,”品牌集中度不高,真正優勢品牌少之又少,一些小規模企業廠家受利潤誘惑,為了分一杯羹 ,紛紛搶占市場,造成部分產品做工粗糙,使用壽命不長,很多企業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有業內人士將在全國市場上混戰的品牌大抵劃分為三類:其一是國內的知名家電品牌,順時推出了自己品牌的電磁爐;其二是一直在耕耘市場或是近期強勢介入的外資品牌;還有就是些以前為別人OEM的廠家和乘機上市的二三線品牌或雜牌。目前行業魚龍混雜,市場集中度極低。排在前四位的品牌市場占有率低于50%,正處“群龍無首”期。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格蘭仕等有實力的大企業在倡導行業標準的同時,依靠自身良好的品牌效應、完善的售后服務、成熟的營銷渠道優勢發起“肅清運動”,對于規范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都是必要的。韓偉告訴記者,幾年來,格蘭仕和世界小家電巨頭強強合作,整合了全球小家電產業鏈上最優秀的生產線、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經驗,確保了產品專業品質,在電磁爐市場上現在有能力擠掉一些水分,也希望通過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來幫助消費者凈化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