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連續兩年漲價的空調產業將在2008年借鋼鐵、石油價格上漲而連續第三年“搭車漲價”,中高端產品、商用機、多聯機將進一步擴大一二級市場占有率,從而把新品推向“貴族化”。
3月份是每年空調旺季啟動的季節,各個企業的經營戰略、行業產品價格走勢、市場消費趨勢、品牌格局變化等都在3月份現出端倪。近日,蘇寧、國美連鎖家電賣場相繼發布了今年的空調發展趨勢預測,讓消費者盡早“心里有數”。
空調連續三年“搭車漲價”
國美發布的《2008年消費者空調需求報告》顯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2007年國內空調總產量8991萬臺,同比2006年增長13.2%,超過預期總量。受奧運經濟的拉動及銷售渠道拓展的影響,預計2008年中國空調總產量將穩步增長至9300萬臺,國內居民家庭消費需求量將達到2800萬臺。在如此旺盛的消費需求下,業內專家指出,2008年,空調新品的高端化和“貴族化”將成為發展趨勢。
蘇寧電器發布的《2008年空調發展白皮書》認為,已經連續兩年漲價的空調產業將在2008年借鋼鐵、石油價格上漲而連續第三年“搭車漲價”,中高端產品、商用機、多聯機將進一步擴大一二級市場占有率,從而把新品推向“貴族化”。
白色家電在最近兩年漲價已經并不罕見。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空調在2006年夏季曾經直接上漲了20%左右;而廠家隨后采取了“一點點調整”的策略,使整個白電產品在2007年又不知不覺上漲了10%。目前整個家電行業也因近年來成本導向型的白電產品漲價行動而日益呈現出國產品牌的“白強黑弱”態勢。
2008年白色家電行業“公認”的三大漲價原因:一是白電用的銅、鋼等材料價格上漲了8%;二是原油和石油制成品價格上漲,使運輸能源成本進一步上升。三是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薪資增長以及新勞動法實施使家電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漲。
在如此“順理成章”的漲價理由面前,“搭車漲價”成為部分已經在過去嘗到甜頭的空調品牌的必然行動。在春節之后,就有海爾、美的、松下、奧克斯等品牌直接作出了幅度為5~7%的調價行動,而更多的品牌則采取調高新品上市價格、控制低端產品供應數量等形式進行了變相的漲價,行業的漲價幅度平均在5%左右。
外觀時尚將成新賣點
據國美、蘇寧空調事業部負責人介紹,2008年,無氟的“新冷媒”將會逐步進入空調廠商的整體規劃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已不再是奢侈品,功能也不僅是簡單的制冷和取暖,而是成為家庭裝飾的一部分,所以時尚的外觀設計也成為空調產品發展的一大趨勢。大金、LG、三星、東芝等空調廠家紛紛表示將在這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蘇寧電器相關數據表明,外觀時尚的空調銷售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從2006年的1%到2007年的10%,專業人士預計2008年這一比例將接近30%。(馮秋瑜)
消費提醒:
到中低端產品中撈實惠
在今年的空調新品一片“漲聲”的趨勢下,也有部分品牌仍然堅持低價策略。據了解,目前占據了一二級市場高端市場的主要為松下、大金、三星、三菱重工等合資品牌和美的等國產品牌的高端精品機型,而記者采訪格力空調了解到,今年格力將“堅持不漲價”,延續規模優勢抵消成本的壓力。事實上,在一片漲價聲中,仍然有部分品牌在中低端機型上有所堅持,因此消費者不妨到這類產品中去“撈實惠”。
業內專家認為,其實空調的核心功能就是制冷和制暖,過多的功能并不十分實用,而且大大增加了產品的成本和損壞概率。此外,從空調的功率大小來講,一般1.5~2P的空調最適合家庭使用,消費者不必盲目追求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