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實施牌照管理之后,彩電廠商正在尋求“自救”。一方面集體上書相關政府部門炮轟廣電總局壟斷,另一方面則開始效仿蘋果公司打出“應用”牌,欲繞開廣電內容監管,借視頻以外的其他應用謀求互聯網電視的新生機。
將互聯網電視“多功能化”
在昨日舉行的2010年3D電視發展趨勢論壇上,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經理張南向記者透露,三星將為其互聯網電視構建類似于App Store的網站,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應用體驗。而康佳集團彩電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此前也曾向記者表示,從今年3月康佳發布網銳全開放式平臺以后,有第三方機構正在與之接觸,欲幫助其構建類似于App Store的網站,將全開放式平臺的理念和應用落到實處。
彩電企業的靈感來源于蘋果公司。去年以來,手機行業應用內容火拼的熱度持續高漲。蘋果推出iPhone后,打造了與之相對應的App Store應用商店。目前僅iPhone的免費應用就有65000個,而應用越多,對用戶吸引力越大。在此帶動之下,Google的Android Market、諾基亞的Ovi Store、RIM黑莓的App world、Palm的Software Store等應用商店先后問世,手機的內容應用之爭已經超越了硬件功能之爭。
手機應用戰方興未艾,彩電企業也開始加入到這一行列。除三星、康佳外,TCL日前也宣布研制成功國內首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據了解,互聯網電視若有了自己的應用平臺,未來軟件公司、軟件愛好者都可以參與到應用程序的開發之中。而互聯網電視將不再只是視頻音頻的載體,而能實現學習、娛樂、聊天等更多的應用。
能否繞開廣電監管
彩電企業開打“應用”牌,從技術層面被業內認為是一個突破。對此,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向記者表示,這些具備軟件應用功能的智能電視將徹底改變彩電行業的商業模式,使彩電企業逐漸由硬件制造商向服務型企業轉變。
不過,在視頻之外尋求多功能化的舉動卻被彩電企業視為無奈之舉。
廣電總局日前發文,對互聯網電視采取“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分別頒發內容服務和集成業務兩類牌照。根據廣電規定,每臺互聯網電視終端必須植入一個具有集成牌照商的平臺,原來家電廠商自建的內容平臺要轉交給集成牌照商接管或者關閉,以保證運營可控。
然而“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首批牌照只頒發給了央視旗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文廣旗下的百視通及華數三家公司,企業的自建平臺受限。正因如此,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日前代表家電廠商,正式向相關政府部門上呈報告,稱目前只對“廣電系”發放三張內容集成牌照并不科學,要求彩電廠商自建的內容平臺也可以申請牌照。此外,非視聽類內容,如游戲、教育、資訊等服務,也不應完全由廣電部門來監管,而要按照其他部門的管理辦法來規范。
非視頻功能不足以吸引消費者
盡管企業為智能電視勾勒了美好的藍圖,也有企業已經開始試水非視頻功能,如康佳互聯網電視設置了聊天、游戲和卡拉OK功能,三星聯手百度研發了帶搜索引擎的互聯網電視產品,但消費者普遍認為,包括體感游戲、卡拉OK、在線教育等在內的應用程序其實使用頻率并不多,因為大量應用可以通過PC、手機等智能設備獲得滿足且相對更加便捷和成熟,互聯網電視的優勢和主流功能始終還是視頻影像。
而且,記者了解到,盡管很多企業都認為智能電視是未來平板電視的發展方向,但對智能系統在平板電視上的應用前景卻看法不一。受制于軟硬件技術的不完善和成本的壓力,智能電視市場的真正興起尚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