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日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成立16周年,然而日立空調目前的市場表現卻差強人意。曾幾何時,日立空調以第一家向中國空調業輸入現場生產工藝管理等規范的日資空調企業被行業所津津樂道,然而今天卻由全國性品牌收縮為華東市場區域品牌,在空調行業高速增長的道路上淪落為“邊緣化”品牌。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空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最近三年,日立空調業務在中國市場勾劃出一條持續下滑的“大陰線”,2010冷年銷售量市場份額僅1.09%,相比2007冷年降幅達到了56.40%。
整體市場份額三年內銳減56.4%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空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日立空調銷售量市場份額為2.50%,2010年銷售量則銳減至1.09%,短短三年時間降幅達到了56.40%。
同樣在日立空調頗有優勢的華東市場,其市場份額也出現了不小的下滑。空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07自然年日立空調銷售量為6.65%,2009自然年銷售量則銳減至4.31%,短短兩年時間降幅達到了35.19%。
日立空調市場份額下滑與其渠道建設不力有直接關系。奧維咨詢研究副總監韓昱認為,空調行業競爭是由企業的規模成本和渠道優勢決定的。“外資企業追求的是適度規模下的利潤最大化,以合理的價格水平獲取最大的利潤空間。他們不愿意投入巨大的成本,并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以來換取市場份額的提升。”韓昱說。
對于目前日立空調如此的市場表現,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毫不客氣地指出,從第一家向中國空調業輸入現場生產工藝管理等規范的日資空調企業,早年間發展可圈可點。然而最近幾年來在中國激烈的家電市場競爭中,日立不僅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地來參與市場競爭、搶占份額,而且只能被迫到墻腳邊上,守株待兔坐等市場機會,實在讓人惋惜。
變頻空調市場份額僅1.77%
如果說定速空調時代日資品牌市場表現不佳尚可理解,但是在變頻空調日益成為廠商主打產品的當下,日立作為日本老牌的變頻技術企業,并在變頻空調領域擁有眾多的領先技術,但在中國市場上卻看不到這些先進技術的好產品,這的確令人費解。
日立空調相關人士此前在接受中國家電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變頻空調領域與市場的腳步不合拍,原因在于公司今年以來一直在推廣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高能效機型,以獲得節能惠民的政府補貼。“雖然公司力推變頻空調,欲將變頻機型占比調高至50%,但目前來看因為想拿到變頻空調的政府補貼,所以暫時變頻空調不會成為公司的拳頭型產品。”該人士說。
一位上海經銷商則表示,雖然日立變頻空調銷量不多,但由于市場售價高,利潤仍然可觀。“這種小富即安的思想,并不會推動企業在變頻空調獲得一席之地。”該人士說。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空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在變頻空調市場,目前市場份額僅為1.77%,排名第10位,遠遠落后于三菱重工、大金、松下等日資企業。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日立空調市場處境十分尷尬。前幾年遭遇國內品牌低能效定速空調的打壓,最近兩個冷凍年度又受到國家節能惠民工程高能效定速空調和美的、格力等企業低價變頻空調的雙重打壓,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由于日立家電最近兩年市場表現不佳,今年4月,上海日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山貢的職務已經由鍛治信一接替。未來,空調業務仍是日立家電一個頗為燙手的“山芋”,鍛治信一任職其間仍然充滿挑戰。(左延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