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電企業的下一個熱點3D電視的較量中,本土彩電企業由于啟動晚、研發技術落后,估計相當一段時間內外資企業的優勢地位仍然很明顯。”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近日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土企業押寶互聯網電視,忽視了LED電視和3D電視(三維立體影像電視),這是一個戰略性失誤。”
8月18日,隨著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向中國市場推出3D電視,跨國彩電企業索尼、三星、LG、松下、夏普五大巨頭都在中國市場發起3D電視總攻。與外資彩電企業積極把新技術和新產品向中國市場推介相比,本土彩電企業在這場技術大戰中處于跟隨者地位,目前只有海信集團和長虹集團兩家企業在市場上有3D電視機銷售,其余多家本土彩電企業至今都沒有拿出商用化的產品。
在中國市場,本土彩電企業一直與外資彩電企業進行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是最新一輪較量顯示,本土彩電企業因戰略制定失誤,押寶互聯網電視,忽視了LED電視,使得今年第二季度幾乎呈現全行業性的虧損。業內人士估計,8月份各大彩電企業拋出的第二季度報告業績將很不理想。
外企發起3D電視總攻
為何3D電視如此受外資彩電企業熱捧?
3D電視效果震撼,立體真實感強,視覺沖擊自然逼真,看過《阿凡達》等3D影片的用戶對其都表示極其認可,這為彩電企業加速3D電視推廣提供了必要的信心。
眾多外資彩電企業看到3D電視的遠景,不遺余力地加強其推廣。
如世界杯期間,索尼3D電視的廣告“狂轟濫炸”每一個通過電視看球賽的人。在強力的廣告營銷下,索尼的3D電視已經悄然在全球各地銷售。在普通顯像管電視轉型液晶電視過程中,錯失機會的索尼不能再錯失這一產業轉型機會。索尼把3D電視的產業機會看得比任何一家彩電企業都要重。
與索尼幾乎同時推出3D電視的韓國三星,亦推出大量廣告。三星電子的優勢是面板加上終端,進行產業鏈縱向整合。
隨后,緊跟索尼、三星等彩電兩大巨頭的步伐,夏普、等離子、松下、韓國LG電子都快速切入了這一領域。
8月10日,松下在中國正式推出3D等離子電視,隨即松下對這款電視進行了全國性的密集廣告轟炸。
8月18日,夏普發布了自己的3D電視,接下來也會進行密集的宣傳推廣。
上述外資公司投入的巨額廣告費意味著他們已把3D電視作為重要的贏利點產品來運作,而不是僅停留在前期的概念推廣階段。
然而3D電視機要想大規模普及,還有待時日。
業內人士稱3D電視機普及需具備兩大要素。一是3D電視機足夠便宜,價格上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而如今彩電企業在價格上還做不到,但隨著規模放大,價格下降將成為必然;另一要素是3D內容要足夠多,目前可供消費者選擇的3D內容乏善可陳。
在3D內容上,索尼比之其他競爭者先行一步。業內人士分析,索尼不僅是彩電企業,本身也擁有電影公司,其整合3D產業鏈較其他競爭對手要有優勢得多。這也是為何索尼在全球最先啟動3D電視的大規模營銷。
索尼相關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作為3D行業的領軍企業,索尼的3D產品涵蓋了“從鏡頭到客廳”,索尼也在通過發布3D藍光播放器、3D光盤等方式,給消費者帶去從電視到內容的全方位3D服務。
本土企業“袖手旁觀”
與跨國彩電企業在3D電視布局上的激烈競爭相比,本土彩電企業則因研發力量的落后,顯得有心無力。
不久前,早報記者前往一家本土彩電企業的展示柜臺參觀3D電視,但是其3D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連企業自身也表示技術需進一步改進。
夏普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3D電視技術本身集中在3D液晶面板以及電視機的一些電路上,擁有液晶面板廠的企業進入3D電視制造難度不大,而沒有液晶面板的中國本土彩電企業進入3D電視機制造有一定難度。這位人士表示,對于本土有一定技術研發實力的彩電企業來說,拿出3D電視也不會太困難。
陸刃波昨日表示,目前本土彩電企業推出的3D電視機的有海信集團和長虹集團,但是本土3D電視與外資3D電視機的顯示效果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實外資產品本身也在不斷技術改進,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3D電視與現在松下、夏普電視也有明顯的差距,3D電視機技術進步空間仍然很大。”
彩電專家劉布塵對記者表示,中國本土彩電企業在3D電視研發很落后,幾乎沒有什么研發。“未來中國本土彩電企業要推出3D電視,更多是找企業代工,目前自身的研發水平很難拿出3D電視來!
所幸的是,臺資的液晶面板廠已經計劃向大陸等液晶電視機廠銷售3D面板。臺灣液晶面板企業友達光電已經向大陸彩電企業銷售3D面板,本土彩電企業拿出技術成本的3D電視不遠了。
市場調查公司奧維咨詢的調查報道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彩電市場共擁有3D電視13個型號,市場規模達到7500臺,其中三星占3D市場的主要份額。從企業對3D發展的積極性來看,“十一”將會有大量的3D產品上市,從而擴大產品的可選擇范圍。
“押錯互聯網電視”
除了研發落后外,本土彩電企業押錯寶也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中國本土彩電企業自2009年來,重點瞄準互聯網電視,但從目前來看,互聯網電視并沒能長期得到消費者喜愛,在國家對互聯網電視內容管制等政策制約下,消費者更多地把目標轉向了外資LED液晶電視,本土彩電企業因此錯失了發展LED電視的大好機會。
陸刃波剛剛結束了多家本土彩電企業的調查,他對早報記者表示,本土彩電企業全力營銷互聯網電視,對LED電視沒有重視,外資企業LED電視量上來以后對本土企業形成了很大沖擊!霸谝欢壍某鞘惺袌,外資LED電視主攻高端路線,外資的渠道也深入到三四級市場,本土企業的渠道優勢也不存在了!薄艾F在在專做LED已經來不及了,應該是本土企業的戰略失誤。”
之前多家彩電企業相關人士曾私下對記者表示,今年彩電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外資企業的沖擊太猛烈,加上互聯網電視營銷因內容觀看受限而失寵,企業壓力很大!暗诙径任覀儠霈F虧損,但是中報仍然會盈利!币槐就敛孰娖髽I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二季度在清庫存,出現虧損也在所難免。
陸刃波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上游的液晶面板價格已經降低20%左右,由于市場上半年銷售不順,大量的彩電都還在企業手中,這就形成了虧損!懊姘褰祪r20%,整個彩電企業的利潤都沒有20%,因此肯定會出現虧損!
彩電專家劉布塵對記者表示,中國本土彩電企業當初做互聯網電視時,外資并沒有跟進,主要是外資認為互聯網電視不是電視發展的大方向,大方向還是3D電視!爸袊幕ヂ摼W電視主要是電視可以上網,但是其實中國本土的互聯網電視互動性很差,而且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電視內容的管控,很多互聯網電視根本無法上網,這使得消費者拋棄了互聯網電視!
劉布塵承認,互聯網電視經過本土彩電企業的營銷,也被不少人群所接受,成為本土彩電企業近年不錯的營銷亮點。但是一個互聯網電視救不了本土彩電企業,隨著外資LED電視的大力推廣,加上上游液晶面板降價,還是把本土彩電企業都拖入了虧損的困局。
陸刃波強調,本土彩電企業的困境是暫時的,彩電企業的競爭也具有階段性,未來不排除本土彩電企業重拾競爭優勢。劉布塵則表示,在三四級市場,本土彩電企業的優勢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