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面板業反壟斷案持續3年多,臺灣地區企業友達集團現在成了最后的“釘子戶”。上周五,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當天該集團旗下子公司的負責人——友達光電總經理陳來助、威力盟董事長陳炫彬(兼隆達董事長)、佳世達總經理熊暉,被美國法院以涉嫌壟斷面板價格為由,限制出境。
這是美國2006年底針對中國臺灣地區以及日韓的面板企業發起反壟斷調查案以來,采取的一個激烈行動。美當地法院認為,友達參與了2001年至2006年度全球液晶面板價格共謀案,覆蓋了電視與手機市場。
緊急情況之下,友達集團啟動了代理人機制,并為上述3人委托了律師,強調此事對集團與子公司正常營運不會有重大影響。友達光電公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公司之前便有代理人機制,陳來助總經理雖然暫時無法回來,但公司營運一如往常!芭黼p浪執行副總經理后天會在上海跟大家見面!痹撊耸空f。
不過,案件進展可能不太樂觀。由于距離正式開庭還有幾個月時間,這意味著公司上述3名高管短期內將難以返回臺灣地區,尤其是友達光電,這家臺灣地區的面板巨頭盡管仍名列全球第三,但正在遭遇郭臺銘控制的新奇美公司的沖擊。
兩個月前,美國司法部已聲明,將對包括上述3人在內的友達6名高管提出指控,聲稱他們在2001年至2006年間與面板業其他高管共同串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當時,友達官方人士曾對本報強調,不會忍受公司高管像同行一樣遭受不公正待遇,會繼續抗辯。半月前,當3人去美國前,業內人士也曾表示過擔憂。
與友達同樣遭遇反壟斷起訴的還有其他面板企業,如三星、夏普、NEC、愛普生以及臺灣地區另外三家面板企業奇美、華映及彩晶。截至目前,這幾家廠商已全部認罪。
如果抗辯不力,友達3名高管可能面臨牢獄之災。事實上,華映、奇美等公司多名高管已被處以刑罰,其中包括業內大腕奇美前任總經理何昭陽。
截至目前,友達仍否認自己有壟斷行為,強調面板價格多年來急劇下降是讓消費者受益,屬產業激烈競爭所致。
不過,何昭陽的遭遇可能給友達以提醒。5月份何昭陽去美國服刑前曾表示,一旦遭遇美國反壟斷調查,不要拖,否則罰得更多,對個人來說,職位愈高,制裁也愈強烈。他坦言,奇美當初抱了“盡量拖”的心態,導致如今局面,深刻教訓主要是不熟悉美國反壟斷法,比如面板企業之間哪怕聊聊天,不簽訂價格協議,只是“欺敵策略”,也會被美國視為違法。
友達一名官方人士不愿對本報預測公司及3名高管以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