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衛曉雪
世博會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雖然氣溫不斷升高,但游園人數也在持續攀升。每天的大客流量對于世博會銀行服務的提供者——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考驗。
進入園區后,游客用到最多的,除了現金,就是銀行卡了。刷卡便利、存取方便,成為眾多游客的熱切期望。園區內的支付環境究竟如何?銀行卡的使用是否方便?最近筆者親自做了一番實地探訪。
銀行卡交易量:突破3億元
世博會開園一個半月來,筆者從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獲悉,世博園區內銀行卡交易量已突破3億元大關,支付環境整體有序。據統計,截至6月21日,園內境內銀行卡交易量超過100萬筆,交易金額近4億元,境外銀行卡交易量超過5萬筆,交易金額近3000萬元。
銀行卡收單網絡:全面覆蓋園區內商戶
游客在園區消費,完全不用擔心手中現金不夠用,因為交通銀行的銀行卡收單網絡全面覆蓋園區內的商戶,受理所有境內銀行發行的銀聯卡和國際主流信用卡。即使是一家便利亭都配備了POS機,園外通常不受理銀行卡的肯德基、漢堡王、東方既白等快餐類連鎖商戶也在世博園區首次成功受理銀行卡,切實帶給所有參觀者很大的金融便利。
為大大提高系統的穩定性,交行還創新地推出了POS間直聯混用支付模式,擴大了接收POS機具信息的容量,園區內游客不僅用卡消費十分方便,而且再也不必擔心系統出故障,沒法刷卡結賬了。
自動存取款機:9種語言的選擇
讓ATM機國際化,成為此次世博會銀行服務的亮點。交行對ATM機具進行了語言功能的升級,園區內每臺ATM均能提供中、法、德、阿、日、韓、俄、西、英等9國語言的自助服務,受理境內銀聯的所有卡和維薩卡、萬事達卡、美國運通卡等國際主流信用卡。許多來自于不同國家的外國賓客,都可以在ATM機上找到自己最習慣的語言,這不僅是為了給賓客們帶來方便,更讓他們在異國他鄉體會到了本國語言的情感關懷。
筆者在世博園的隨機訪問中了解到,外國游客對ATM機的系統改造贊不絕口,一名來自于西班牙的觀眾就很驚訝的發現自己國家的語言版本也能在ATM機上找到,這哪怕在歐洲許多國家都是很少見的。
手機銀行:實現無卡取款
本屆世博會大打科技牌,在很多方面都體現了當今最新科技元素。如果游客不巧忘帶了銀行卡或者不幸遺失了卡片,也不必擔憂。交行手機銀行率先在全國實現了手機預約ATM取現金,可以做到真正的“無卡取款”。
交行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客戶端進行預約。預約后,客戶在ATM機上找到手機無卡取款的按鈕——“9”,憑預約手機號碼、預約號以及預約銀行卡的取款密碼,即可實現無卡取款,而無需向ATM機插入銀行卡。筆者根據指導試著體驗,在未插入銀行卡的情況下,很快就取到了預約的金額,非常方便。
自動售貨機:銀行卡也用得上
臨近酷暑,悶熱潮濕是這個季節上海的最大特征。來游園的人們都要在園區內購買大量飲料解渴。可是自動售貨機只接受5元、10元的紙幣,給很多人帶來了不便,如果一直沒有合適的票面,不少人就只能望“機”興嘆了。
在本屆世博會上,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原來最新的銀行卡刷卡系統已經被應用到了這些園區內的自動售貨機上。游客只需使用交行推出的銀聯非接觸式IC芯片卡,在世博園區里的自動售貨機讀卡區,像使用交通卡一樣輕輕一照,游客就可以為想要喝的飲料買了單,前后只要幾秒鐘,免除了找零和零鈔兌換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