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國家調控是過渡期措施 具有必要性
與銀行服務收費有關的消息成為近期熱點話題。近日又有消息稱,由銀監會、國家發改委共同起草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已下發至各大商業銀行(本報曾做報道),其中七項銀行服務擬被強制性禁止收費。
此事再次激起了人們對銀行收費的強烈關注,那么,本地各家銀行對這七項業務的收費情況如何?各方又對強制取消收費的作法持怎樣觀點?昨日,本報記者對各大銀行進行了調查,發現這七項業務有三項最常用的在成都的銀行業是本來就不收費的,而另外四項在各家銀行的收費標準多在5元到20元不等。
現狀
三項不收 四項多從5元至20元不等
記者調查后發現,《征求意見稿》中擬要求銀行取消的七項收費項目中,有三項——“同城同行存款、取款、轉賬業務”,“通過銀行柜臺、ATM、電子銀行等提供的境內本行查詢服務”,“通過POS、ATM機,或者轉賬電話提供的境內跨行查詢服務”——是成都的各家商業銀行本來就不收取費用的,另外四項收費標準不等。成都銀行對于這七項業務均提供免費服務。
“同行個人儲蓄賬戶的開立和撤銷”、“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撤銷”——
成都的工、農、中、建和交通銀行針對該項目的統一收費標準都是15元,其中包含5元的工本費和10元的年費。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多數股份制銀行對這兩項業務都不收費。
“無論以電子形式,還是紙制形式,銀行提供的不超過1年的本行對賬單服務”——
據記者了解,成都除了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在1年內不收取費用外,其他商業銀行都有明確的收費標準,而且各家銀行具體收費規定也存在差異。其中,中行的收費標準是15元/次,建行超過3個月是20元/筆,農行超過3個月是20元/次,工行超過3個月是10元/份,招行從2009年開始不收取費用、2009年前的對賬單根據年份進行不同的收費,浦發銀行3個月內免費、3個月至1年內5元/卡/次/。而深發展則是按月來收,打印當月的對賬單不收費、非當月的都是按5元/月來收到,也就是說,如果你到深發展打印一年的對賬單,則需要支付60元的費用。
“密碼重置服務相關費用納入賬戶、密碼、電子證書等掛失處理”——
記者通過各大商業銀行的客服了解到,成都市多家商業銀行都收取了密碼掛失費用,標準從10元到20元不等。除了工行是20元外,中行、建行、農行、招行等商業銀行的密碼掛失費都是10元。
各方觀點
銀行業人士:取消收費將影響銀行利潤
從本市銀行業獲得的部分反饋意見認為,《征求意見稿》一旦出臺,銀行將被迫調整一系列服務的收費價格,而銀行服務的利潤將因此受到影響。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成都各大銀行尚未接到《征求意見稿》,因此對于該文件中提到的相關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也并未改變,但一旦接到有關通知,將立刻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價格調整。但本市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銀行服務價格的定價應當屬于市場調控范圍,銀行對部分的服務項目提出收費也是基于在實際操作中成本因素的考慮,收取一定的費用也有其道理。
專家:國家調控屬金融業過渡性措施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與財貿研究所所長王小琪對國家將出臺強制性措施來調控銀行收費項目的舉動表示贊同,他認為,國家調控在目前的金融市場上屬于過渡性措施,具有必要性。他認為,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開放性仍有限,市場發育尚不完善,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用調控的方式來進行調控,是一種積極的表現;而今后隨著國內金融業的發展,市場調控因素占比自然會逐步增大。
市民:銀行收費可以但定價需合理
銀行對服務項目的收費調整對市民消費金融產品影響頗大,家住建設路的市民王俊表示,銀行針對服務進行收費是合理的,但是要考量具體收費項目以及收費標準,不應當一味提高收費標準。他認為,在持卡人看來,日常會使用到的一些金融服務的收費標準不應提高收費價格。在她看來,銀行應當通過對產品的細分,價格的合理設置、優質的服務以及相關的宣傳來提高銀行的競爭性,而不是通過提高服務價格來獲取顧客。
劉暢 本報記者 姚東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