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信用卡利息陷阱多多,有年薪百萬人士同時擁有二十張信用卡,深陷卡數(卡債)數十年險變成無資產人士,最慘淡時只剩下三十元吃飯。港大調查顯示,三成受訪者不知如未清卡數,免息購物及月供保險基金都要付息,且銀行還可能自動調高息口。專家建議欠卡數人士采用個人化結余轉戶定期定額還款。
調查顯示,港人平均擁有二點五張信用卡。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于今年七至八月期間,訪問五百零六位十八歲以上使用信用卡的市民,大多因商戶折扣優惠及免息供款、供基金保險而申請多張信用卡。
調查顯示,港人今年頭半年每人平均有二點五張信用卡,有受訪者最高同時擁有十四張信用卡。七成受訪者曾試過只償還最低還款額,兩成試過完全不能償還卡數。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鐘庭耀表示,情況與去年相若,調查顯示多卡造成理財困難。
調查還發現,三成一受訪者不知如未還清所有卡數,連免息分期及月供保險、基金都要立即收息,兩成八受訪者不知如未能按時支付最低還款額度,部分銀行信用卡利息可能會調高。
安信信貸有限公司市務部主管周美華表示,如果未能繳清卡數,每月只還最低還款額,大多數在支付利息和銀行手續費,九成八的本金都沒有動過,可能還十多年都還不清。如果未能及時繳付最低還款,更有可能被銀行大幅加息。
四十歲的陳女士是年薪過百萬的金牌銷售員,卻深陷卡數達十數年。她說,起初銀行打電話給自己說“多卡多方便”,靠多買多送和迎新禮物的理由讓她辦卡。陳女士表示,她不會計算利息和手續費,只知每月定時還款,起初可以還清卡數,但卡越滾越多,最高峰時擁有二十張信用卡,每月便要記住十幾個不同卡的還款日期,為找數一度壓力爆煲。陳女士說,最高時欠卡數高達六十多萬元,每月最低還款達四萬元。“我不敢計算欠了多少錢,幾年起碼供掉了幾層樓,供樓都不需要每月四萬”。她說,自己并不追求名牌,也不是低收入人士,卻搞得這個地步,感到非常傷心,有一次為了償還卡數,她和女兒只剩下三十元吃飯。后來她加入個人化結余轉戶計劃,目前僅剩六、七張信用卡,每月還款不到收入的十分之一。
周美華建議,欠卡數人士應該及早選用個人化結余轉戶計劃,將不同卡數統一于一個賬戶,定期定額還款,可避免“滾雪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