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重組方案出臺后的第二個交易日,ST輕騎(600698)繼續跌停。9月6日,公司股票報收6.91元/股,下跌4.95%。13萬手的賣單不僅將ST輕騎的股價牢牢釘在跌停板,也預示著公司股票后市走勢不容樂觀。
就在重組方案出臺的9月3日,ST輕騎放量下跌4.97%,交易總量達4886.8萬股,換手率達到11.5%。
投資者認為,此次重組方案置入的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都不足以支撐ST輕騎9.7億的股本。
輕騎變身天雁
9月1日,ST輕騎、中國長安和兵裝集團三方簽署《框架協議》。ST輕騎董事會9月2日通過該《框架協議》和《重組預案》。
根據協議,ST輕騎與中國長安置換資產,ST輕騎置出上市公司全部資產和負債,中國長安置入其所持的湖南天雁100%股權;中國長安收購兵裝集團持有的ST輕騎31.43%股權,對價為置換出的ST輕騎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中國長安成為ST輕騎大股東。
經初步預估,置入資產估值3.7億元,置出資產估值6億元。差額部分由中國長安以現金補齊,補齊金額超過2億元。
正是這樣的重組方案讓投資者瘋狂出逃。
投資者認為,此次重組方案置入的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都不足以支撐ST輕騎9.7億的股本。
按照預案披露的數據顯示,注冊資本只有3573萬元的湖南天雁2009年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034.73萬元,2010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048.47萬元。
該投資者表示,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數據推算,湖南天雁注入后,ST輕騎的每股收益還不到1毛錢。
他表示,如果湖南天雁IPO,即使少發一些股份,對其也會更有利。但現在這種狀況,公司后續既沒有能力分紅,也無法擴張股本,“這是一種兩敗俱傷的局面。”他建議重新選擇合適的置換資產或者追加資產注入。
實際上,此次資產注入方案是趕在ST輕騎控股股東股改承諾到期之前出臺的。
2008年11月,ST輕騎完成股改。為了推進股改順利實施,公司控股股東兵裝集團特別承諾:股改完成后24個月內,向濟南輕騎注入優質資產或置換相關資產,注入(或置換)資產將達到濟南輕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資產總額的50%以上,或者營業收入達到50%以上。
正是兵裝集團的承諾讓ST輕騎的股改方案順利成行。
盈利能力受質疑
股改時,兵裝集團和ST輕騎董事會還共同承諾,將使濟南輕騎2008年度實現盈利。ST輕騎2008年度確實實現凈利潤506萬元。不過,ST輕騎的盈利卻是曇花一現,除了2008年實現盈利外,2007至2010年上半年,ST輕騎一直在虧損。其中,2007年虧損1.14億元,2009年虧損9640萬元,而今年上半年也虧損1799萬元。
正是兵裝集團重整乏力,導致投資者對新置入的資產投以挑剔的目光。投資者首先將懷疑的目光投向湖南天雁的盈利數據。本次資產重組預案并沒有披露湖南天雁詳細的財務數據,只是將公司近三年來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總資產及所有者權益進行了簡單介紹。
數據顯示,湖南天雁2008年度至2010年度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879.19萬元、5034.73萬元和4048.57萬元。湖南天雁2009年凈利潤較2008年大幅增長167.92%。而公司透露,2009年湖南天雁的主導產品氣門銷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回落和政府補貼較2008年大幅增加。
該投資者認為,“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地方政府有大幅提高補貼的動力,但這樣粉飾公司的盈利能力,蒙騙了投資者。”
此外,此次預案只披露了湖南天雁的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我們不清楚公司的負債情況,也難以判斷湖南天雁的資產優質與否。”
公告顯示,湖南天雁2003年成立時注冊資本1.44億元,2005年兵裝集團同意湖南天雁注冊資本由1.44億元減少至357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