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你可真正重視過?這是一起巨大的慘劇:35名游客,通過網上的“驢友空間”,自發組成了一個自助游團隊,7月11日深入到重慶的潭獐峽景區,沒想到恰遇山洪暴發,14人死亡,另有5人下落不明,只有16人獲救(7月12日新華社)。這失蹤的游客,似乎生還希望不很大。那樣的話,可是損失過半。
人在大自然面前,其實是非常渺小的。如今城市里的人,與山野接觸不是很多,不知道自然界的厲害。貿然出游,深入險境,自己還欣欣然不曉得。查閱有關資料,潭獐峽是峽谷型景區,由石灰巖構成,位于重慶萬州區東南部,森林覆蓋率達65%;峽中有48潭,又常有獐子出沒,故稱潭獐峽。峽中水勢隨季節而變化,以夏季為最。景區介紹倒說得蠻好聽:“入峽探險、旅游,可體驗自然之幽絕奇險”,是融“驚、奇、樂、險”于一體的“好去處”。
這 “好去處”之說,大抵成了陷阱。“險”字看不見,“樂”字成了迷人的妖霧。結果“自助游”成了“無助游”,山洪一來,沖走大半。這些年,各地各種“驢友” 發生了各種安全事故,人身傷亡的新聞時有所見。如何規范這些安全系數不高的“驢友游”、“自助游”,是一個嚴峻而迫切的問題。
人向大自然貼近,這本身不是壞事情;一些人有點冒險精神,去闖一闖非一般的自然界,這也不是不可以。但“驢友”不能成為“蠢驢”,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則,自由行不自由,自助游很無助。旅游安全,不可小覷。可是,這個35人自助游團隊幾乎就是把安全當兒戲,事先不好好研究天氣——偏偏從9日至12日,萬州等地暴雨降臨,有的鄉鎮降雨量超過300毫米;事中沒有安全意識——穿越嚴禁游客進入的未開發、未開放峽谷地帶,受到了洪水的沖擊圍困,結果傷亡慘重。
你是游人,還是游客,還是旅游探險者?行動之前,一定得鑒定一下自己的身份,瞧一瞧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自己有多少“自助 ”能力。否則,出行的安全系數是很低的,甚至低到你想不到的地步。逞強者,往往愛打無準備之戰,既不知己,更不知彼,那么“大敗不歸”是完全有可能的。
旅游安全,首要的是人身安全,然后才是財產安全。這樣的安全保障,個人自己有責,商業社會同樣有責。現在有些景區,不顧實際情況,商業利益當頭,總以為吸引游客越多越好;在安全保障上不肯多投入,出事是遲早的事。旅游向錢看,安全難保障。今年初,藏羚羊的故鄉、素有“動物王國”之稱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宣布向游客開放,結果引來諸多質疑之聲。專家、網友認為,作為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可可西里開放旅游可能損害當地環境。確實,商業旅游活動應當有度,除非是科學考察,否則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是不應向游客開放的。而從旅游安全的角度看,那高原無人區,實在是危險之境,“誘”人入游,恐怕得不償失。
最后,我希望旅游部門要真正負起責任來,要嚴管景區安全,軟硬都要管,硬的是安全基礎設施,軟的是旅游安全警告。不能只針對國外安全形勢發布出國游的警告,而應對國內游也發布警告,比如哪里暴雨,哪里臺風,哪里高溫,哪里可能出現地質災害,都是可以事先警告的。把這樣的安全警告切實做起來,功德無量。設若重慶方面事先對萬州的暴雨、潭獐峽景區的山洪發出旅游警告,“7·11”事件或許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