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收入不及洗腳工 師資缺口大整體素質不高
幼兒家長承擔著高額學費,而幼兒教師卻拿著低工資。幼兒教育的師資力量面臨看似紅火實則空虛的狀況。低收入已使不少長年從事幼教事業的老師辭職,目前進入學前教育行業的老師普遍素質不高。很多年輕教師看不到發展前景,流失現象嚴重。
據悉,中國目前尚無幼兒園教師編制和資格標準,致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幼兒園教師身份待遇的規定難以落實。幼兒教師待遇低,工資水平、職務晉升等得不到基本保證,幼教隊伍穩定性受到影響,這也使優秀的畢業生不愿報考幼師專業,影響了幼師后繼隊伍的培養。而幼兒教師的培訓權利也得不到保障,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前教育的質量。
廣東媒體報道稱,深圳一些幼教老師的收入還不如月嫂和洗腳工。據調查,除了在收費較昂貴的民辦幼兒園工作的幼兒教師能達到3000~4000元外,基本上教師的工資均在1000~2000元不等。與此相對應的則是公辦幼兒園在編老師每月薪水約7000~8000元、聘任制老師2000~3000元。
專家指出,不應把幼兒園老師當做普通打工者,而應當作專業人員來看待,提高幼兒園老師的待遇水平。幼兒園老師也是專業人員,其待遇水平也應該參照中小學老師的標準,政府可以出一個工資指導價。
教育規劃綱要易稿 提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日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中國將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
與2月份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審議通過的《綱要》將“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改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
瞭望新聞周刊文章稱,“加大政府投入”的表述也是征求意見后增加的。與投入和收費相關的規定還有:完善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給予補助;完善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著力保證留守兒童入園;采取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改擴建、新建幼兒園,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師舉辦幼兒園(班);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
一位參與過《綱要》討論工作的專家指出:“現在急缺的是公益的、普惠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公辦幼兒園。前些年公辦幼兒園數量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遞減,民辦幼兒園以3%的速度遞增,這也是導致入園難、入園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