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商量給老師送面膜,中學生給老師送幾百元乃至上千元的購物卡,就連兩三歲的娃娃都會在父母的指點下給幼兒園里的老師每人一支康乃馨……教師節剛過,由給老師送禮引發的“教師節該不該取消”的話題在網上引起爭議,一條兩年前的舊帖——《取消教師節的10個理由》更是在眾多知名論壇上熱傳。
“取消”一說源于送禮
“從9月1日女兒上幼兒園那天起,我就心神不安,老琢磨著教師節該給老師送點什么。”市民華女士說。雖然開入園家長會時園長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老師送禮,但她心中還是有點兒糾結:萬一別人都送自己沒送,老師還會好好照顧女兒嗎?
像華女士這樣為送禮而發愁的家長不在少數。林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初三,成績一直在中游徘徊,所以,她希望兒子能得到些特殊照顧,特別是能在老師的督促下提高成績考取重點高中。盡管不相信禮物和成績之間有什么必然聯系,但出于“堅決不能給老師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林女士特意托朋友從國外帶回她自己都從未用過的高級化妝品,當作教師節禮物送給兒子的班主任。“誰知道合不合老師的心意呢?反正不能因為沒送禮讓孩子吃虧。”
記者采訪了10多位家長,無論孩子在小學、中學還是幼兒園,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給老師送了禮物。由于教師節年年有,禮品年年送,家長和學生們最頭疼的是:鋼筆、書畫、煙酒、水果等幾乎都送過了,實在想不出送什么好。
正因為教師節送老師什么禮成了家長勞神費心的事,一些人萌發了“取消教師節”的想法。
不贊成取消的網友占了大多數
盡管有不少網友同意取消像教師節這樣的“送禮節”,但不贊成取消教師節的聲音還是大多數。
一位網友說:“做哪行覺得哪行辛苦,不做哪行覺得哪行舒服。現在的教師,表面看來就是上幾節課,但判作業、備課、晚自習輔導等,加起來也不是簡單的數量和。而寒假、暑假還得進行繼續教育,十分辛苦。教師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節日。”
很多農村教師在網上表示,不能因為一些城市里的重點學校收禮就以偏概全,尊師重教除了通過節日來表現,在現實中也很需要真正提高教師地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等。
還有網友認為,不論教師節是否取消,個別想謀私利的人都會“借題發揮”。再說即使沒有教師節,也會有“中秋”、“十一”、“元旦”、“春節”等節日,光靠取消教師節來抑制送禮收禮的風氣,難以奏效。
教師收禮學校查實要處罰
在現實中,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校長、園長、一線教師們真的會像家長們想像得那樣從容“笑納”禮物嗎?
北京小學萬年花城豐臺分校校長劉顯洋明確告訴記者,今年召開新生家長會時,特意強調了不要給老師送禮的問題。“我們要保持教育和教師的尊嚴,創設干凈的校園環境,如果老師收了家長的禮,如何用公平、公正的心對待學生呢?”
據悉,北京小學萬年花城豐臺分校對教師收禮的處罰非常嚴厲,一旦發現并查實,將予以開除或調離。當然,學校對“禮品”的界定是有分寸的,像一束花、學生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等都在允許范圍之列。今年,學生家長都非常配合,學校也沒有發現老師收禮的現象。
“其實,學生即使不送禮,老師也會盡心盡責,不會因此不重視這個學生。相當一部分家長是把對孩子的希望承載到老師身上了,似乎只有給老師送禮,老師才會對孩子好,這是一種錯誤認識。”豐臺教委一位曾執教多年的老師說。對此,北京19中生物老師黃麗華也表示,學生不掙錢,只要好好學習,便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
今年教師節,朝陽望京花家地實驗小學給全校1700多名學生家長群發短信,內容是:“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好成績。”這一做法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
專家稱“取消教師節”的提議很荒謬
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特邀委員王晉堂認為,家長們把給老師送禮當成一種投資,他們期待在自己孩子身上得到回報,這是教師節等一些節日變成“送禮節”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把這種個別現象擴大化,用極端的情緒否定一切,“取消教師節”的提議是很荒謬的。
他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教師地位和工資都比較低,國家在那個時候設立教師節,是在社會上樹立一個尊師重教的標志,從而維護教師的權益,提出取消教師節的人不理解這個節日的真正含義。
“近年來,雖然有不少家長給教師送禮,但真正送禮的家長比例并不大,真正收禮的教師更少。”他介紹,“很多學校都很注重維護自身形象,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在此,王晉堂呼吁教育管理部門明確提出不允許家長送禮,各類學校也應當聯名抵制送禮現象。(本報記者 賈曉燕 實習生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