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2010年7月30日,J.D. Power亞太公司正式發布了2010年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研究(CSI)報告。在涉及的52個乘用車品牌中,超過平均得分的共有19個,自主品牌僅有榮威和一汽轎車位列其中。其中,榮威列第4位,一汽轎車列第18位。
召回太少另外,自主品牌召回少也增加了廣大消費者的“不放心”。有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共實施95次汽車召回,召回乘用車117,1673輛,但自主品牌汽車召回僅有一次,召回3,200輛,占全年召回汽車總量的0.2%。從2004年到2009年間,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份額從20.6%上升到29.7%,銷售數量也從46.25萬輛增加到221.73萬輛,但是只有7個自主品牌有過召回歷史。而自主品牌在產品質量方面,與合資品牌的差距是眾所周知的。
合資品牌“暗度陳倉”
而除了自主品牌自身問題外,合資品牌也加大了對自主品牌的打壓力度。除了慣用的“明修棧道”方式之外,現在又發明了一種“暗度陳倉”的方式。
一直以來,自主品牌的主陣地是小型車及微型車市場。但自2010年開始,合資品牌開始加大這兩個市場的車型投入。2010年1月份,上海通用推出新賽歐,其價格已打入6萬元以下市場。數據顯示,新賽歐2010年銷量突破13萬輛,成為小型車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而之后,東風日產和北京現代也分別推出了小型車瑪馳和瑞納,后者也達到月均萬輛以上的銷量水平。而這種直接推出全新車型,來搶奪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方式,被業界稱為“明修棧道”。
相對來說,“暗度陳倉”方式更加兇猛。在2009年3月份,中國政府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諸多措施后,不少合資企業開始在“自主品牌”上下功夫。最先,廣汽本田提出了自主品牌車型“理念”;隨后,東風日產也公布了自主品牌發展計劃,自主品牌命名為“啟辰”;而上汽通用五菱的自主品牌計劃更是醞釀許久,命名為寶駿,目前已準備上市。其它合資品牌企業也都拋出了“自主品牌”發展計劃。實際上,這種所謂的“自主品牌”并沒有多少研發投入,更多是在合資品牌成熟的老舊車型的基礎上,在外觀上有所改動。其成本相對于現銷售車型要低很多,與自主品牌價格有所接近,將直接與自主品牌進行競爭,但對其現銷售車型卻沖擊不大。
自主品牌亮點值得期待
2011年,自主品牌在內憂外患之下,市場份額丟失恐將難以避免。但自主品牌也并非刀俎之魚肉,任人宰割。
首先,自主品牌也有一些車型已經可以與合資品牌車型“分庭抗禮”。例如榮威550、榮威350、奔騰B70、奔騰B50等,價格方面與同類合資品牌車型相比,差距并不大,已經摒棄了自主品牌傳統的低價定位方式。且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已經取得了穩定的銷量水平。吉利的帝豪EC718將性價比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2010年月均銷量接近6000輛,且在最新的碰撞試驗中,達到5星級標準,得分46.8分,創自主品牌新高。
其次,自主品牌部分車型已達到一定規模優勢。例如比亞迪F3、F0,長安悅翔、奔奔,長城C30,奇瑞的旗云、QQ系列等,月均銷量達到一萬輛水平,比亞迪F3更是在兩萬輛以上。這種規模上的優勢,不是短期內就能被蠶食掉的。
再次,自主品牌新車型值得期待。2011年,廣汽的自主品牌傳祺將要上市,一汽的大紅旗CA7600已經入選去年9月份的218期新車目錄中,北汽的首款自主品牌轎車BC301Z將在3月上市。這些新車型定位較高,技術也較為先進,其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總而言之,2011年,自主品牌將面臨諸多難題,其市場份額將面臨嚴峻考驗。但這對有競爭力、且欲積極發展的自主品牌來說,并非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