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7日,蓋世汽車網對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GS)總裁申屠獻忠和汽車服務部總經理李衛東進行了專訪,兩位專業人士就中國汽車行業如何在新形勢下取得企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2011年的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以及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回答了記者的問題。本部分采訪內容主要是關于新能源汽車檢測規則制定、汽車產品質量等。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裁申屠獻忠
蓋世汽車網:有人認為,中國汽車行業未來五年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申屠獻忠:是的。在不久前國家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關于汽車產業的總體目標已強調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要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也就是說中國汽車業的發展思路正從做大規模向做強實力轉變。
蓋世汽車網:您覺得主要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這種變化對于汽車零部件行業而言將產生何種顯著影響?
申屠獻忠:中國汽車產業近幾年飛躍般的快速增長是有目共睹的,不論是國家的產業政策,還是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力水平——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助力非常明顯。但同樣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國汽車的出口量僅占產量的3%,也就是說我們的汽車業目前主要還是依靠內需市場。但在汽車企業產能的不斷擴大,而國內市場又面臨消化壓力的情況下,有理由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中國汽車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上爭取一席之地。這將對中國汽車行業和汽車零部件行業在技術創新、性能提高、功能整合、節能環保等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符合節能減排趨勢的汽車產品和技術在未來會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有政策指出,2010-2020的10年中,國家工信部會投入超過1000億元發展新能源汽車。這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將會取得長足發展。大約有500億元作為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同時包括公共平臺的聯合研發,有300億元作為新能源示范推廣經費。SGS也正積極與國內的行業權威機構協作,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檢測技術發展。
蓋世汽車網: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仍處在初期階段,所以對新能源汽車的檢驗規則、標準制定尚未成熟。SGS目前在這方面正在做哪些工作?
李衛東: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大核心技術:電池、電機、電控系統。SGS目前正在加大對汽車動力電池測試的研發投入(相當于以后電動汽車的發動機系統)。國家也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化工作。中汽研負責標準的制定,并且已經成立工作組,我們會積極參與其中。在德國,SGS已經開始建立汽車動力電池的測試中心,該項目還得到了德國政府的支持。在中國,我們也已經投資開展動力電池的部分測試,也會建立測試中心等。
蓋世汽車網: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產品質量永遠是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懸劍。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產品質量狀況?
申屠獻忠:汽車商品,由于其特殊性,一個小小的產品缺陷,都有可能危及消費者的行車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汽車質量安全,應是汽車產業發展中的重中之重。企業若要長久持續發展,必須更注重經營質量,而不是一味追求產量,這不僅影響到企業品牌聲譽,也是充分體現了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目前的中國汽車部件企業,產品品質狀況實際是兩極分化的,有些企業非常關注自己產品的質量要求,會投入很大的成本在產品研發,質量監控和持續改善上,但是有些企業還停留在低成本搶占市場的思維之中。低成本是中國產品的一個優勢,但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好這個優勢,并彌補我們在產品性能,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短板現象,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蓋世汽車網:SGS在質量認證方面是否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
申屠獻忠:SGS作為全球領先的檢測認證機構,我們在汽車工業領域已經服務了30多年,一直致力于向汽車行業提供覆蓋整個供應鏈的服務,如提供綠色環保測試如車內有機揮發物(VOC)測試、汽車材料的有害限用物質測試等;提供針對出口市場的歐盟汽車產品的E/e MARK準入認證服務,歐盟汽車報廢指令(ELV)相關服務等;還提供汽車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測試、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檢驗、體系認證及第三方審核、及油品測試等一攬子質量控制和改善方案。
例如,SGS通過QIP(質量提高解決方案)服務幫助國內某一家零部件供應商提高生產質量——先評估工廠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方案,接著就有專門的技術專家到生產企業,實地幫助企業進行質量改善。半年內使他們的次品率由20000多PPM降低到3000PPM,這樣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
蓋世汽車網:國內汽車企業在質量控制方面的意識是否已經有較大的提升?
李衛東:這個關系到未來五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除了汽車數量上的增加,每家整車廠在新車型升級和改進方面正在加快速度,不僅投入研發費用,同時還包括測試。國內的汽車企業通過過去5-10年的學習和發展,認清了質量控制不僅僅局限在生產過程,而是從產品研發階段就應該進行質量控制。所以很多公司都會在產品驗證(DV)和工藝確認(PV)兩方面加大投入。我們幫助他們在前期就把好質量這一關,包括體系認證,過程中的質量提升等等,從“幫助客戶發現問題”轉變為“幫助客戶預防問題”。
蓋世汽車網:今年央視曝光某些企業輪胎在制作過程中將一些廢料及半成品等返煉膠混入新料中過量使用。請問您對該事件是如何評價的?SGS對于橡膠產品的質量認證有怎樣的流程?
申屠獻忠:其實不光是曝光的輪胎有問題,據我們所知大多數的塑膠件生產企業都會有報廢料回爐的問題,這是出于控制成本和節約資源的原因會選擇再利用這些報廢材料。但是具體能在新料中摻雜多少回料,摻入后會產生什么結果,對產品的質量產生何種影響,這是需要嚴格論證和研究的。我們也接觸過一些客戶,他們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在這一類的研發測試上,最終制定一個合理的比例,在不降低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當然,在脫離了研究論證結果的前提下,隨意的摻入回料,就是對產品質量的不負責任。SGS在塑膠產品的成分分析,老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經驗,并且已在上海、廣州、天津、武漢、重慶等地都設立了材料實驗室,可為客戶提供相關服務。
李衛東:一般工藝過程中是有強制規定的,或者整車廠要求,或者是供應商自己在研發階段規定回料比例。一旦回料比例經由廠家的客戶確定之后,不能隨意更改。內飾件若過度使用回料,在陽光照射下,會造成褪色、老化、掉皮等情況。而輪胎這樣的安全件,違反比例使用返煉膠更是會帶來致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