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2008年11月,王先生在上海某品牌4S店購買了一款車。在談到為什么選擇購買這款車時,王先生向記者表示“一是看中這款車外形大氣,而且該品牌有保證,再一個就是覺得車內的配置豐富。”
新車買回家后,無論是駕駛操控性,還是乘坐舒適度都令王先生感到滿意,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在該車的宣傳手冊上顯示的6CD+MP3以及DVD導航功能,王先生卻始終無法使用。一開始,王先生以為是自己不會操作這些功能,所以并未將這個問題放在心上。但是到了車輛首保的時候,王先生便向4S店的工作人員咨詢這些功能的操作方法,但是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也沒人能夠操作這些功能。而當初賣車的銷售員則向王先生提出,以工時費打折作為補償。“我買這款車就是看中了它的配置,現在配置沒了,工時費打折有什么用。”王先生說。
與該4S店的協商未果,使王先生更想知道這輛車到底有沒有商家宣傳時所說的那些功能配置。于是王先生撥打了廠方的咨詢電話,而廠方的答復卻是“功能肯定有,經銷商應該都會演示。如果對購車的4S店的專業技術不放心,也可到其他4S店進行咨詢。”
于是王先生前往技術與資質都比較雄厚的另一家該品牌車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咨詢6CD及DVD導航使用功能,“技術人員經過仔細檢測后告訴我,這輛車根本就沒有這些功能。”王先生向記者表示。
焦點一
虛構配置涉嫌虛假廣告?
那么,王先生購買的這款車到底有沒有宣傳上所稱的“6CD+MP3及DVD導航功能”呢?帶著疑問,記者跟王先生當時購車的4S店取得聯系,該公司一位錢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些功能都是有的,只是消費者不會使用。”當記者問道為什么4S店的工作人員也不會操作時,該負責人并未給予回答,只是表示會跟客戶再進行溝通。
據記者了解,在這款車的宣傳資料上顯示,的確有6CD+MP3及DVD導航功能的描述,但是在該款車的升級換代產品的宣傳資料上,這些配置卻不見了蹤影。至于其中的原因,廠方只是表示“屬于車型改款”。
那么,這些豐富配置是不是所謂的“虛構配置”呢?該車型的宣傳冊是否涉嫌虛假廣告呢?對此,上海市匯業律師事務所湯淡寧律師認為,在廠方及經銷商的宣傳中有關商品的質量、性能、功效等說明,與商品實際不符時,均屬于虛假廣告,因為它違反了《廣告法》對于廣告真實性的最基本要求。
焦點二
遭遇虛假廣告,消費者如何維權?
花了頂配車型的錢,卻沒有得到實實在在的6CD享受。遭受了消費忽悠的王先生應當如何來維護自己正當的消費者權益呢?據律師介紹,首先,王先生有權要求經銷商提供與宣傳相符的質量與服務,也就是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裝宣傳時所稱的部分配置。其次,消費者也可要求經銷商提供相應的經濟補償,而補償金額一般為虛構配置價值的兩倍左右。而如果雙方不能夠協調一致時,消費者可以到消協投訴或向法院起訴。
截至記者發稿時,4S店仍未就王先生所購車輛的“虛構配置”給予任何答復。對于此案的下一步進展,本報也將繼續關注。
記者觀察
記者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總會遇到不少讀者咨詢買車、保養以及維修等各環節的信息。消費者在買車、用車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保持著一種警惕的心理,到底會不會被廠家及經銷商忽悠?
在一個法制逐步健全的文明社會里,上述的消費心理真的是很奇怪?但是想想消費者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心理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經銷商乃至廠方“有意無意”地剝奪了消費者對于汽車產品質量及各種購車、用車環節中真實信息的知情權。
雖然說像王先生所遇到的這種“虛構配置”的案例并不常見,但類似于商家“加上真皮座椅或導航儀就是豪華版,價格飆升近萬元”、“一去保養就要你換配件”的案例卻比比皆是。因此,對于“不懂行”的消費者來說,為避免信息不對稱,無論是在買車還是用車過程中,都必須簽訂嚴格、規范的合同,同時,還需要加強自身對汽車質量、價格與服務的了解。
否則,下一個被忽悠的消費者真的有可能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