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先生的新車上線檢測沒通過,檢測人員拿設備準備上車再“路檢”一次本報記者苗波攝
“剛買的新車,一上檢測線咋就不合格呢?”昨日,來西安市郭杜機動車檢測站檢車的隊伍一直排到站外,由于檢測合格率下降,不少車主很郁悶,甚至有人將車開回4S店交涉。檢測站人員解釋說,合格率相對低,是因為以前人為改數據造成的“虛高”。
車主生氣:檢測六次不合格開回4S店討說法
昨日下午1時許,等待檢測的車輛一直綿延排到大門外,車輛依次進入檢測線。剛檢過車的車主爭相擠在“領表窗口”,等待結果。葛先生說,8月14日他剛買了輛廣本,購車時銷售店給了他《車輛出廠檢驗合格表》。17日他辦掛牌手續,下午領到了檢測結果單。
“制動不合格?剛買的新車怎么會出現這問題?”葛先生說,除自己的車外,還有一些新車也遇到同樣問題。有輛奧迪轎車先后檢測了6次,最終還是不合格,車主一氣之下將車開到了4S店討說法,也有個別寶馬、豐田車沒檢測過關。
葛先生與銷售方聯系,對方稱車輛出廠時檢測合格,出現這種問題他們也很無奈。
記者先后在西安幾家檢測站采訪發現,車輛檢測合格率低的現象比較普遍。“以前東郊有3個車輛檢測站,前段時間因拆遷原因僅留下一家檢測站,即便這樣,這家檢測站仍門可羅雀。”交警灞橋大隊安監中隊民警李德旺說,因檢測合格率低,一些本應年審的農用車、面包車也放棄檢測。
質監部門解釋:從出廠到銷售技術指標會變化
新車咋能不合格,許多車主想不通。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人士對此解釋說:這很正常。
新車出廠時,是按批次抽檢,并不是逐車檢驗。另外,新車從出廠到銷售,有一個運行期,在此期間車輛的安全技術指標可能會發生變化。新車的不合格現象與我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有關。
隨著產業發展,國產、進口車輛類型變化、技術不斷革新,而我國現有的檢測水平和能力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檢測過程中出現個別車輛不合格的特殊情況也會發生,此類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
特別提醒:人為改數據罰3萬
郭杜機動車檢測站站長楊永利說:“2005年5月起,西安將車輛檢測信息與公安網互聯,當時執行的國標比現在還嚴,一項不合格就可判定整車不合格。但有些檢測站人為修改數據,導致合格率‘虛高’。”今年8月,西安各檢測站按要求對系統升級,以前一項否決,而現在將制動、前照燈、尾氣排放三項指標列為否決項。另外,其余小項中不合格項只要不超6項,就可以判定整車合格。“檢測線上的操作更嚴格,去除了人為修改因素,車主誤以為是合格率低了。”楊永利說。按省質監部門要求,人為安裝軟件修改檢測結果,將處3萬元處罰直至吊銷檢測站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