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引發各方強烈關注的中美輪胎特保案,最終將傷害到誰?最新的答案,也許是“美國消費者”。
據本報記者了解,今起,美國各大輪胎經銷商將對“幾乎所有輪胎”提價15%。盡管這可能是一場沒有贏家的博弈,但既然有人叫了板,應戰,就是一種必然。據悉,中國已就美輪胎特保措施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機制。
“(中美輪胎特保案)美國消費者將是最后的買單者。”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中策)國貿部經理蘇永民說道。
美國總統奧巴馬9月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具體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昨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全國最大的輪胎出口企業——廣州市華南橡膠輪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輪胎),以及全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杭州中策獲悉,兩大企業均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將產能調整至美國以外的市場,以盡量將特保案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此外,據華南輪胎方面人士介紹,他們已經從美國各大經銷商處獲悉,為應對特保案,今日(9月15日)起,美國經銷商將對“幾乎所有輪胎”提價15%,而由華南輪胎公司生產的輸美輪胎已經提價35%。
行業影響:恐失10億美元出口額
“一旦懲罰性關稅實施,我們將失去絕大部分美國市場。此前,美國市場每月給公司帶來1000萬美元的出口額。”華南輪胎海外市場部經理苑云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以往華南輪胎公司有50%以上的出口產品輸往美國,其中以用于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的半鋼子午線輪胎及SUV輪胎為主,是其在美國市場主要的利潤來源。
據了解,華南輪胎是此次特保案中受影響最大的國內輪胎企業之一。資料顯示,華南輪胎是全國最大的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2008年累計生產輪胎854.37萬條,實現銷售收入27.6億元。
蘇永民昨日亦對 《每日經濟新聞》透露:“公司與特保案有關的出口額為每年1億多美元,占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懲罰性關稅實施后美國市場這部分產品的出口將幾乎沒有了。”成立于1958年的杭州中策是國內最早的輪胎生產企業之一。
而國內最大的輪胎生產上市公司風神股份(600469,SH),昨日受特保案影響,股價下跌3.31%。公司董秘韓法強向記者解釋說,風神股份幾乎沒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出口到美國,所以特保案對公司沒有影響。
在行業總體影響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已經做出了初步統計:中國生產的輪胎中有40%出口,而其中三分之一出口至美國,按最高征收 35%的關稅計算,這意味著中國的輪胎產品在實施特保后的第一年將不能出口到美國,這將影響到10萬左右工人的就業,損失約10億美元出口額。
公司應對:提前布局美國之外市場
盡管特保案的最終結果并不如國內此前預計,但在華南輪胎和杭州中策看來,“這并不突然,公司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特保案對公司有影響,但是影響已經被降到了最低,美國市場的損失將從其他市場以及國內市場得到彌補。”苑云濤表示,公司從4月份開始就一直著力于開拓美國以外市場以及國內市場,截至目前,歐洲、東南亞、非洲和澳大利亞等市場上半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0%至30%,而上半年國內市場銷售也增長了50%。
杭州中策蘇永民也告訴記者,杭州中策從6月份開始就一直在壓縮出口美國的生產,將這部分生產力轉移至美國以外的市場的出口,“現在美國市場方面的產品已經很少了。”
“我們不擔心貨物賣不出去。”蘇永民稱,如果特保案所言懲罰性關稅真正實施,那么對于美國以外市場的經銷商來說是件好事,“他們以前想拿貨還拿不到呢,現在拿貨沒那么難了。”
【市場反應】美輪胎今起或全面漲價15%
苑云濤昨日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還透露,“9月15日(今日)起,美國幾乎所有輪胎都將漲價15%。”
據了解,按計劃,懲罰性關稅將于今年9月26日施行,在原來4.33%的關稅基礎上,以后三年分別征以35%、30%、25%的附加關稅。苑云濤告訴記者,在特保案之前,“4.33%的一般稅率”都是由美國經銷商買單,而附加關稅正式生效后,這部分稅率最大的買單者應該是美國消費者。
“中國企業出口到美國輪胎的利潤率已經比較低,再降低的空間不大,而經銷商也不愿意減少收入,買單的主體就只有美國消費者了。”苑云濤進一步解釋道,目前公司正在與經銷商洽談“35%附加關稅”到底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估計公司也會承擔一小部分,經銷商再承擔一小部分,而其余大部分都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苑云濤透露,華南輪胎的在美經銷商已經提價35%,同時,他從美國其他多家經銷商處獲悉,目前美國經銷商已聯合起來,幾乎都準備從9月15日起宣布集體提價15%。苑云濤預計,今后幾個月內美國輪胎價格漲幅將達到30%左右。
“美國的輪胎市場很快會從供過于求,轉入供需平衡,再而進入供不應求。這樣一來,日本等地的輪胎廠家將提價,中國的輪胎也將提價。”苑云濤這樣分析懲罰性關稅帶來的影響,“最后就是廠家一起賺錢,消費者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