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從成品油批發企業那里批來的汽油、柴油,是賤了還是貴了,老百姓弄不清楚,但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卻能從許多渠道獲得。說起國內汽柴油價格下月初再臨調價“窗口”,開私家車的陳先生心態較前幾次漲漲跌跌時平靜多了:“估計油價會漲。目前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已經是常態了。只要變化不是太大,就不會太在意。”陳先生說。10月26日,一家成品油零售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由于上次國內油價調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已有較大漲幅,老百姓對國內油價是漲是跌也有個八九不離十的預測,所以即使油價漲了,市場反應也會很平靜。
大企業慎言批發漲價
從上周五開始,山西、江蘇、浙江、安徽等多個地區的中石化汽柴油批發價每噸上調了50元至200元不等。對零售企業來說,趁油價未漲之時提前囤貨,漲價之后必有利可圖。這樣的便宜,批發企業自然不會讓零售企業撿了,上調批發價就有了。
一般來說,汽柴油的批發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價差不小于300元。汽柴油滯銷時,批發企業會主動讓利。但據記者了解,上周末沈陽汽柴油批發價格已經到了上限,批零差價在縮小。但一家成品油批發企業相關負責人卻不愿對此次批發價的上調多說什么。不過,從這家企業批油的某零售商卻透露了底細。
據了解,上次成品油降價后,零售市場并不好,所以加油站一直按特別優惠的政策從批發企業批油。其中一項政策就是花低標號油的錢,提到的卻是高標號的油。雖說不是明著降價,但里外里零售商能從每噸油中享受到200至300元左右的實惠。“現在不一樣了,眼看著油價要漲,批發企業紛紛取消了這種優惠,出90號汽油的價格也只能拿到90號汽油,拿93號汽油的政策沒了。”某零售商說。
個別企業仍在降價促銷
國內油價上調預期強烈,但中福石油在沈陽地區的加油站始于月初的促銷活動仍在進行。
“10月份是遼寧中福石油的促銷月,在沈陽地區七家加油站所售各標號汽柴油都比中石油加油站每升便宜0.3元。這項促銷活動將持續到月末。”中福石油的負責人說。
談起這次促銷,中福石油似有苦難言。企業負責人說:“人家一升93號汽油賣5.8元多,我們則賣5.5元多。一升就差0.3元,那可是純利啊。想一想,就算是薄利多銷,讓出的純利需要多大的量才能扯平?”這位負責人解釋說,在零售市場并不景氣的情況下,民營加油站以及地理位置較偏的其他加油站,只有降價促銷才能換來人氣。但這位負責人也坦言,降價以后,確實帶來了銷量的上漲,但漲幅有限。
私家車主心態平靜
短短的20來天時間,國際油價就從每桶70美元下方一路漲到80美元,累計漲幅超過14%,確實出乎人們的意料。而按照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雖然10月22日、23日國際原油價格有所下滑,可上周末布倫特、迪拜和辛塔原油的平均油價已高達77.29美元/桶,為今年最高價;22個工作日內原油移動加權平均變化率已超過 3%,距離發改委要求的22個工作日、4%漲幅已相差不遠。也就是說,如果到下一個調價“窗口”,國際油價保持與目前相當的水平,國內油價就要上調了。
作為一名私家車主,王先生對國內油價的變化有自己的理解。他說,從今年以來的國內油價調整情況看,國內的成品油零售價漲幅都沒有與同期國際原油漲幅同步接軌,上漲幅度基本都“打折”了。所以說,國家調整油價,還是充分考慮了社會的承受能力。如果油價真的上漲,也會考慮到成品油加工企業、用油企業及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而目前有預測稱,汽油零售價有可能每升上調0.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