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紐約時間26日的國際油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8.6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82美元。但國內的成品油價調整窗口已經打開,最近一周內,國內絕大多數地區的成品油批發價上漲。
油價高位波動至明年
自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公布以來,每月月底都被視為調價的“時間窗口”,但本月可能是個例外。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日前表示,“22日的調價周期是指工作日,并不包括休息日”。盡管近期國內油價將調整的傳聞四起,但由于本月正逢“十一”國慶長假,業內人士普遍預測,本輪“窗口”可能推遲到11月3日左右。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以目前國際油價的走勢來看,國內油價的上調是必然的,而且上漲調整幅度會在10%左右,這種油價處在相對比較高位的波動,會一直延續到12月甚至明年1月份。
國內成品油監測機構卓創咨詢預計,此次漲幅應該在每噸400元左右,折合零售價汽柴油每升上漲則會超過3毛。
但值得注意的是,按發改委相關規定,當國際油價超過80美元,定價辦法也將有所調整,隨著這一假定條件在10月實現,本輪調價又增加了新的變數。
減少國際高油價的傳導
對于調整方式,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表示,國內油價調整將采用“扣減利潤,以豐補歉”的辦法,減少國際高油價對國內的傳導。“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于每桶130 美元時,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該人士表示,從這一規則可以進一步體會到,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是“有條件、可控制地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