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壟斷是一個地方性、局部性問題,像北京還不是特別嚴重。壟斷問題是地方性問題,地方政府應該出面解決。在我看來,保險業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信息不對稱。在北京,乃至全國絕大多數地方,車險是好幾家公司在做,車險主要問題還不是壟斷,而是不透明,也就是信息不公開,受保的車主和保險公司地位不平等,基本由保險公司說了算。出了事故以后,車主處于一種被動地位,所謂定損,保險公司咋說咋算,車主只有聽命的份兒。保險公司說賠就賠,說不賠就不賠,說賠多少就賠多少,車主很難去計較,因為你確實也不懂。賠付條款的制定、解釋權都在保險公司,很多條款都是曲曲拐彎,普通人很難把其中含義搞清楚,車主在這個方面是比較被動的。
另外,車險費太高了,1輛車一年保費五六千、上萬元,至少也得三四千元。看看馬路上密密麻麻的車子,有多少出大事的?屈指可數!一般也就是小刮小蹭,花不了多少錢。保險公司的保費可是旱澇保收。當然我們希望出事故越少越好,越小越好。
上次我們說到保險獎勵問題,總覺得獎罰的尺度還是太小,應當再提高一點。罰,可以罰重一點,讓他長記性;對于不出事故的,獎勵的遠遠不夠,而獎勵也同樣是鼓勵人們小心駕駛,不出事故。一輛車,三年五年不出事,保險公司坐享其成,收益了多少紅利,對車主才讓出那么一點點錢,簡直是蠅頭小利,不足以鼓勵人,說他們坐享收益一點都不過分。不出險,車主的保費都是白白孝敬,真正出大險的比例是很小的,那么多保費都上哪兒去了?可是,保險公司還說他們虧損,真是讓人難以置信,當然他們不會公布不會公布真實的收益,這個數字一定讓大家吃驚。
保險確實需要專業知識,因為它很專業,也很復雜,里面有很多陷阱,常常隱含“殺機”,這個“殺”就是宰客,怎樣讓保險公司做到透明、公開,確實需要研究。保險公司應當做的,是如何把條款制定的通俗易懂,讓普通人能看懂,別玩那么多花樣讓人鉆套。當然老百姓也要學習保險知識,提高自己應對保險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