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女士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她曾經幾次被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折騰得狼狽不堪,在向沃爾沃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她甚至想到通過極端的方式維權。
胡女士說,她之所以不畏艱難險阻地執著維權,不僅希望廠商能認識到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且她還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為促進我國汽車行業售后服務的完善做出應有的貢獻。
胡女士的維權經歷在汽車投訴網的報道后,引起了各方的強烈關注,讓她欣慰的是,她終于看到了有關部門對該車的故障認定,并盼到了該車的召回。

事件回放:沃爾沃S40行駛中油管脫落漏油,車主兩歷驚魂
今年10月16日,汽車投訴網(www.qctsw.com)報道了胡女士的沃爾沃行駛中油管自動脫落漏油并險象環生的經歷。
第一次事故發生在2007年10月8日。當時她從北京三環主路由北向南行駛,經過燕莎橋時,車輛意外漏油,漏出的汽油灑了350多米。
經過公交車站時,一位好心的司機提醒了她,看見滿地的汽油,并且汽車還在不斷地往外噴油,只要有一個細小的火花就可能引發汽車自燃甚至爆炸,一想到這可怕的后果,胡女士和朋友慌忙棄車而逃。
維修后,廠商盡管保證說此后不會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故,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年8月25日傍晚六點十五分,她的沃爾沃在北京鳥巢旁的大屯路上,油管再次脫落,汽油灑了近400米。又是一位好心的出租車司機及時提醒,否則很可能不堪設想。
因為擔心自燃,受到驚嚇的胡女士再次棄車而逃。這一次逃跑時,由于車里還有兩個小孩(幼童),胡女士相當被動,她的女兒坐在副駕駛位的后面,在開車門跳下時,差點被路過的車輛撞上,驚險的一幕讓她一想起就不寒而栗。
開著一部隨時可能“爆炸”的汽車上路,車主緊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她要求廠家出具一份質量保證書時,對方的態度竟然極其強硬,不僅拒絕出具保證書,甚至還揚言說“你們愛怎樣就怎樣”!
4S店經理得知胡女士要起訴時,當起了“和事佬”,并“善意”地提醒她說:“我勸你不要打官司,老外來中國之前都把我們國家的汽車法律研究透了,你們不可能贏!”
“告訴你,老外來中國開拓市場我們歡迎,但要是來搞‘恐怖殺人’我們也會抵制,現在中國在汽車方面的法規雖說不健全,但也要有人去推動它來完善,說不準我就是第一個來改善的人”。面對廠商消極的態度,柔弱的胡女士的話擲地有聲!胡女士的維權經歷詳見《“最安全”的沃爾沃疑“徒有虛名”,車主欲極端維權》。
胡女士的維權經歷經過汽車投訴網點評后,大量媒體進行了轉載,而更多的網友則將該文帖在了各大汽車的論壇上,一時間影響嘩然。09年12月10日,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召回申請,請求對部分沃爾沃S40汽車進行召回。

“撥開云霧”見本質,車主驚魂非偶然
據中新社12月10日報道,國家質檢總局10日晚披露,由于油泵回油管存在安全隱患,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要求,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自2009年12月11日起,召回2006年12月1日至2008年10月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沃爾沃S40轎車,此次召回共涉及沃爾沃S40轎車11,112臺。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新的回油管,并對地板NVH涂層作相應處理,以消除安全隱患。
因油泵回油管接頭松動漏油會直接給車主帶來安全隱患,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召回申請,對部份存在安全隱患的沃爾沃S40進行召回,進一步證明了胡女士此前兩次發生的回油管漏油事件并非偶然。

汽車存安全存隱患,廠商敷衍責任心何在?
部分沃爾沃S40汽車因油泵回油管接頭松動易漏油而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召回申請,該批次的汽車存在安全隱患已經是蓋棺定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涉及的車是2006年12月1日至2008年10月9日期間生產的,跨度較大,并且數量也高達11,112臺,胡女士2007年3月9日購買的沃爾沃應該也在此批次的汽車之列。很顯然,胡女士的沃爾沃S40在經歷兩次回油管脫漏時,廠商應該知道該故障的原因,也能意料到其可能給用戶帶來的安全隱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出于對用戶安全權和知情權的尊重,還是企業自身的職業道德,都應該及時安撫用戶,并妥善解決,而不是在用戶要求企業給出一個安全承諾時揚言說“你們愛怎樣就怎樣”!
汽車的安全是任何車主都不可能避免的話題,在面對汽車存在的潛在安全隱患時,出于事故的擔心,無論是胡女士還是其它車主,無疑都希望廠商能盡快解決問題,然而,當車主見到的是敷衍甚至是惡劣的態度時,車主們將作何感想?將心比心,如果廠商的決策者開的車也遇到了油管自動脫落問題,在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將會怎么辦?此時還會去責怪那些曾被自己視為“刁蠻”或“無理”的用戶嗎?
胡女士的案例在汽車投訴網的介入下最終有了一個較好的結果,并且網站的跟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沃爾沃S40的召回。在此,汽車投訴網真誠地希望每一個汽車廠商能真正把車主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遇到汽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時,不要因為各種利益的糾葛而選擇“遮蓋”或者敷衍,如果廠商能多一些務實及坦誠,或許有些交通事故原本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