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過親自選購汽車配件的經歷,那十有八九就會聽過“要原廠件還是副廠件”的問話。顧名思義,這“原廠件”就是由主機廠生產的配套裝車件,“副廠件”就是非配套廠家生產的配件,也就是仿冒品。《市場導報》“阿德哥討說法”欄目記者在杭州的一些汽車汽配市場調查發現,為數眾多的副廠件充斥其中,而這些副廠件有一部分還流向了4S店。
“副廠件”在市場大行其道
在杭州天目汽配市場,“金盛汽配”經營戶毫不諱言其賣的汽車配件有正、副兩種“出身”,“我們會根據顧客的需要主動推薦汽車副廠產品。”該經營戶指著一個品牌汽車大燈總成配件告訴導報記者,市場里一些經營戶賣的所謂正廠件不是絕對原廠的,絕對原廠的大概要千把塊錢。據了解,這個汽車大燈總成正廠件市場價在1000元左右,而他推薦的這款高仿副廠件只要一半的價格。
“這些高仿真的汽車副廠件就銷往汽車4S店。”“金盛汽配”經營戶說,品牌汽車4S店就是用這批(副廠的)東西為顧客更換配件,卻按正廠件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心平點的老板也要要賣到八九百元。”
在同一市場其他經營戶那里,品牌汽車4S店到汽配市場進副廠配件的說法也得到證實。除了大燈,剎車片、空氣濾清器的副廠件也在市場內隨意叫賣。一副300余元原廠的廣本剎車片,在杭州天目汽配市場“小雨汽配”只要150元左右。“小雨汽配”經營戶指著品牌汽車剎車片說:“不是純正廠的(剎車片)但是配套的,汽車4S店有時候配件也是從包括汽配店或汽配市場拿的,但從汽車4S店里裝出來的配件都是說成正廠的。”
修車賺的就是汽車配件的錢
在采訪中,一位幾十年從事汽車維修行業的業內人士向導報記者透露,汽修行業在汽車維修費上并不能真正獲得高額利潤,最大的利潤則是來自汽車配件,往往正規產品與“副廠”產品差價少則三五倍,多的達到了十幾倍,比如一只轉向節球頭正規產品的價格每只要120元左右,而“副廠”生產的產品則每只僅20元左右;一個前車保險杠正規廠家的產品價格在700元左右,“副廠生產”的產品只要70元。面對如此大的差價,不少經營戶為之心動,以次充好已成業內“潛規則”,買賣雙方更是達成了默契。
“我們這里你是買不到品牌汽車副廠配件的,一些汽配店內不會直接標出有品牌汽車副廠配件,那樣容易被工商部門一下查到,只有我們認識的人才能買得到想要的貨。”在杭州新塘路的浙江汽配城,“新鉅汽配”經營戶告訴導報記者,汽車副廠件是不會放在店里,都在市場外的倉庫,“萬一查到罰都罰死。”
汽車4S店涉嫌用副廠配件
盡管如此,一些市場經營戶和正規的汽車4S店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私底下與汽車副廠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理由很簡單——因為高額利潤在誘惑著意志不強的經營者。
“新鉅汽配”經營戶告訴導報記者,“從我們那里拿貨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的汽車4S店都有。”盡管這位經營戶不愿透露這些副廠配件到底流向哪些汽車4S店,不過他還是拿出一副廣本雅閣2.3的剎車片稱,杭州下沙的汽車4S店來拿過貨。
這樣的說法,導報記者在其他銷售廣本機油濾清器副廠件的經營戶那里同樣得到了證實。“華德莉汽配”經營戶指著配件稱,“這個好像是低仿的,(使用)沒事的,別人都拿這個的,有些汽車4S店也拿這一批的,”到汽車4S店保養維修,對于車主來說看中的就是服務和高品質的配件,但通過導報記者調查的事實是,一些副廠的汽車配件正是通過品牌汽車4S店冒充了正廠配件,被安裝在車主的愛車上,實在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