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準實施月余,消費者普遍熱情不高
衡量一輛汽車的安全系數,除了看它發生碰撞時對車上駕乘人員的保護是否到位,還要看它能否減輕對行人的傷害。記者從佛山車市了解到,盡管國內首部汽車碰撞行人的保護標準于上月正式實施,車企也加大了力度改善車輛的相關性能,但經銷商卻很少把在售車型的行人保護性能作為車型賣點向顧客推介。究其原因是消費者對車輛“行人保護”功能普遍熱情不高。
政策:“行人保護”標準出臺
近年來,諸多無辜行人被違規司機駕車撞死撞傷的慘劇屢見諸媒體。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與行人發生碰撞事故時,行人死亡率是駕乘人員的9倍,其中28%為無過失死亡,因此,由中汽中心標準化研究所制定的《汽車對行人的碰撞保護》標準于7月1日正式實施,這也是國內首部汽車碰撞行人的保護標準。
經銷商:購車者更關注車內防護
記者走訪佛山車市了解到,除一些豪華品牌外,目前眾多上市的新車型大多著力宣揚車內乘員安全保護,極少重視行人保護性能。某汽車品牌經銷商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消費者對汽車安全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車身是否堅固、氣囊是否足夠等方面,很少消費者會在買車時考慮到行人保護。”
事實上,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很少車型因其良好的行人保護功能而受到歡迎。以奇瑞A3為例,該車型在設計時曾在行人頭部保護功能上花費功夫,但在實際銷售中,此項“行人保護”功能并未成為A3熱銷的主因。
“從沒發現有消費者主動問起關于行人安全的問題!蹦匙灾髌放其N售告訴記者,“消費者主要關注的是車內防護安全,一般不會關心類似行人保護功能,因此,我們也很少做這方面的推介,也不會以此作為車型賣點!
消費者:難接受保險杠加“泡沫”
由于觀念差異,個別行人保護設計不僅不受歡迎,還有可能成為部分消費者眼中的缺陷。例如一些車型從考慮保護行人角度出發,在前保險杠等位置放置了高密度泡沫,但此類設計很容易受國內消費者詬病。記者調查發現,由于擔心可能引起顧客對車身堅固度的懷疑,許多經銷商在銷售過程中,很少主動向顧客透露車型保險杠中的泡沫設計。
“發生交通事故時,車輛能夠減少對行人的傷害,那肯定是件好事!币晃慌再徿囌哒f,“但是想到可能在撞到其他車時,我的車比較松軟一點,就覺得心里不舒服!
業內人士:從轉變觀念入手
《汽車對行人的碰撞保護》標準的出臺,盡管它是非強制性的,但已經促使國內多家自主、合資企業加大投入研究行人保護功能,以及改善車輛的相關性能。
業內人士認為:“新標準的出臺,盡管能使社會對汽車行人保護有所重視,但要解決行人安全的根本問題,除了加大研發及投產行人保護功能車型外,還應提升對駕校教學和道路交通的監管,轉變觀念,從駕駛員和行人入手!
相關鏈接
“行人保護”為非強制性標準
《汽車對行人的碰撞保護》目前僅僅是一個推薦標準,而非強制標準,當然也不排除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和完善,將來會成為強制性標準。
《汽車對行人的碰撞保護》標準通過假人與真車的碰撞實驗來評判一輛車對行人的保護程度。實驗由4部分組成:下腿對汽車前保險杠的碰撞實驗,上腿對汽車前保險杠的碰撞實驗,兒童頭部對汽車前端的沖擊實驗,以及成人頭部對汽車前端的沖擊實驗。在碰撞實驗中,假人的受損程度越低,汽車對行人的保護得分就越高。
據悉,保護行人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軟車頭設計,在保險杠、引擎蓋等部位安裝可變形的塑料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