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買指定節能車獲補貼主要是車企委托4S店在顧客購車時返還的。部分經銷商滋生“雁過拔毛”的心態,部分讀者向記者反映,在領取這3000元的時候不時遭遇各種“陷阱”。
節能車補貼
今年6月底,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1.6升及以下節能汽車第一批推廣目錄,合共71款節能車上榜,包括飛度、鋒范、樂風、明銳、朗逸、科魯茲等車型。
本報訊 (記者劉俊)國家近日出臺了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按每輛3000元補貼的政策,最新統計顯示,取得資格的車型在7月汽車銷售淡季仍然錄得銷售增長,顯示政策受到市場歡迎。
不過,本報也曾報道有分析擔心補助資金撥付企業或誘發銷售貓膩(見6月30日 A17版),不料一語成讖。據悉,買指定節能車獲補貼的規則和以往的汽車刺激政策有一處較大區別,之前“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是直接面向消費者鋪開和向有關部門兌現的,而節能車則主要是車企委托4S店在顧客購車時返還的。
雖然節能車補貼更加方便。但記者發現,由于中間多出了4S店這個環節,導致部分經銷商滋生“雁過拔毛”的心態,部分讀者向記者反映,在領取這3000元的時候不時遭遇各種“陷阱”。
節能車補貼消費陷阱
陷阱一:原有優惠大縮水
有市民反映,有4S店稱購買朗逸只能享受3000元補貼,其他現金優惠就取消了,而這款車曾經還有4000元現金優惠和送禮包,同樣的事情還出現在現代i30車型上。此外,還有導購員告訴消費者,補貼已“含在現金優惠當中”,而政策的初衷是要求直接在車價上讓利3000元的。
這種情況還蔓延到沒有獲得補貼的車企。一位準備購買RAV4的王小姐發現,才說好現金優惠1.6萬元,上星期已縮水到1.2萬元,原因是“庫存減少”。
陷阱二:加裝配置才賣車
比起做減法的“私吞”補貼,做加法的“創收”卻叫人有些氣憤。有市民表示在某日系小車銷售店,被導購員告知得加裝內飾才可以買到現車。
陷阱三:稱補貼車型無現車
有希望購買明銳的市民發現,在一些4S店看車的時候,被告知享受節能優惠的車沒有現車、要求排隊,等候的時候多達2個月。還有一些導購員聲稱,能補貼的車多數是手動擋,勸車主考慮別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