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無法否認奔馳汽車的品牌價值和產品品質,但很遺憾,這并不能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同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相比,奔馳(中國)的售后服務卻差強人意。中國汽車質量網(http://www.12365auto.com/)近期就連續接到十多起針對奔馳中國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售后投訴,其中有些案例最終還引發了惡性維權事件。
梅賽德斯-奔馳2010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共銷售梅賽德斯-奔馳、AMG、smart及邁巴赫汽車近59600輛,較2009年同期增長122%。激增的銷售量。不得不讓人佩服奔馳公司營銷策略的成功。但奔馳在銷量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有關其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的問題也頻頻顯現。與汽車故障相比,奔馳對待車主們投訴的輕視和傲慢更令他們無法接受。
劉先生在中國汽車質量網投訴道,2007年4月他在北京之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購買了一奔馳S350L,今年八月劉先生被告知需要花費10萬更換變速箱,向奔馳公司投訴后,北京之星又表示可以只用3萬更換模塊總成,8月19日,他收到奔馳技術、維修和服務經理Davie的承諾保證書,保證可以19日提車。但是提車后僅僅過了5天又再度出現故障,至今無法使用。而北京之星對此事撒手不管,讓劉先生非常氣憤。
“店大欺客”,這是劉先生在電話中對奔馳售后給予的評價。劉先生的遭遇并不僅僅是一個個案,不少車主都在中國汽車質量網對奔馳的質量和售后進行了投訴,而網絡上,大家對奔馳售后的詬病也不絕于耳。在奔馳眼中,既然購車的消費者個個財大氣粗,肯定不會計較產品中的一些小問題,但很顯然,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正是因為奔馳車價值不菲,很多消費者對奔馳汽車的質量狀況期望值很高,出現問題后往往更加失望,對售后服務的要求也會更高。
秦皇島一家房地產公司在2009年12月購買的2010款四驅S350奔馳轎車在上路第一天油路傳感器、控制電腦等就出現了問題,這是很嚴重的故障問題,假如是批次設計缺陷問題,必須召回,因為會直接導致油表顯示不準確,安全隱患巨大。消費者表示,后來,該車又連續出現7~8個質量問題,進京修理的費用前后超過了十多萬元。消費者憤怒之極,要求北京的經銷商換車,但被拒絕。在協商未果后,消費者向中國汽車質量網表示,如果奔馳中國不滿足要求,將準備邀請媒體,在經銷商門口上演了怒砸奔馳的一幕。
當然,在奔馳(中國)的管理者看來,相比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目前披露的奔馳售后服務糾紛的案例肯定屬于偶然。中國汽車質量網認為,盡管由于中國目前沒有關于汽車“三包”的規定,一些消費者的要求的確缺乏法律支持,但奔馳應該站在更高的標準上為消費者服務好,畢竟,消費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然而,令人失望的事實是,奔馳在服務水準上不僅沒有高人一等,反而出現了越來越差的跡象。
今年7月30日,J.D. Power公布了2010年CSI(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研究報告),在“超出行業平均得分的品牌列表 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排名”的排行榜中,19家汽車企業榜上有名,可是榜上并沒有見到奔馳的身影。作為奔馳在中國內地最主要的豪車競爭對手奧迪與寶馬,分別排在第6位和第10位。而在2008年,奔馳還曾經是該榜單的第一位,即使在去年也占據了第三位。作為全球最著名的汽車品牌之一,短短一年年時間之內居然跌出榜單無影無蹤,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某業內人士在博客上爆料,J.D. Power內部報告中,梅賽德斯-奔馳的排名僅為23——甚至排在奇瑞汽車之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奔馳(中國)如果不能從現在開始意味到,售后服務比單純增加的銷售數字更重要,那么等到被消費者拋棄后才幡然醒悟,已經悔之晚矣。以目前被車主投訴最多的奔馳“熄火門”為例,一些遭遇莫名熄火的車主都被4S店告知,故障暫時沒法確認,只能拆解車輛——自然,這一不合理的回復遭到了車主們的抵制。許多剛購買新車即遭遇熄火的車主,更是要求直接更換新車。
“我購買奔馳,不僅僅是因為價格高、質量好、有面子,還有奔馳能帶給我們的星級服務,F在看來,真的令人太失望了!”一位投訴的車主對中國汽車質量網如是說。相比較低調的雷克薩斯,其銷量的確遠遠不如奔馳,但是完善的售后跟蹤服務卻讓許多車主稱道不已。與之相比,僅僅為了銷量而目光短淺,最后為之買單的還是奔馳公司。如此淺顯的道理,為何執行起來如此困難?
汽車銷售做的并不是一錘子買賣,口碑相傳的重要性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更加凸顯,當“奔馳售后太差”成為人們的刻板印象時,幾十年在中國辛苦樹立的口碑,也許就在不經意之間土崩瓦解。奔馳銷售量提升的背后,卻留下售后服務欠佳的“一地雞毛”,要收拾這個攤子,卻遠非一朝一夕之功。
(中國汽車質量網“質量月”系列評論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