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買車過年”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年底購車潮早已成為車市定律,而經銷商為了爭取車廠更多“返利”,往往也會加大促銷力度。但從去年開始,車市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年底車市出現小排量車搶購熱,導致車市首次同時出現漲價潮和購車潮。盡管今年年底購車氛圍已大不如去年,但由于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或將退出,車船稅新政正在商議中,而國家節(jié)能汽車補貼不確定是否在明年適用,消費需求青睞小排量車的趨勢更為明顯。趁年底搭乘優(yōu)惠政策末班車想法的消費者日益增多,標有國家“節(jié)能”標識的小車更是受到市場一致推崇,部分熱銷車型已悄然收回部分優(yōu)惠,車市初現漲價端倪。
車市普現價格“縮水”
盡管廠商與經銷商都盼望今年年底的車市再上演一輪漲價潮和購車潮,但從今年車市的環(huán)境估計很難呈現出去年底車型普漲的盛況,但抱有搭乘優(yōu)惠政策末班車的消費者卻不在少數。近日,車市不僅未受到亞運會限行的太多影響,反而部分經銷商樂觀地出現銷量的小陽春,目前部分暢銷車型因供不應求而出現優(yōu)惠縮減的現象。
“怎么說漲就漲呢?明明半個月前談好的優(yōu)惠幅度,現在就變卦了。”記者在機場路的廣東汽車市場內偶遇前來訂車的蔡先生正與展廳銷售人員爭議車價。原來蔡先生之前看中的邁騰1.8T舒適版,由于近期貨源緊張,市場價格已經回收了4000元之多。“我們邁騰庫存車全部售罄,下個月計劃到店的新車也被預訂一空,現在訂車最快也要等到明年!”該店銷售經理道出苦衷。無獨有偶,之前降價幅度最大的中高級市場,也開始收回優(yōu)惠。凱美瑞最高優(yōu)惠已從3萬元下降至2.5萬元;君越的優(yōu)惠目前僅5000元,比之前也減少了兩三千元。而價格回收最大的當屬SUV車型。年初,受豐田召回的負面影響,漢蘭達、RAV4等多款車型都加大了車型優(yōu)惠幅度,最高優(yōu)惠達到2萬元。而目前兩款車型的優(yōu)惠幅度快速收回,目前降幅僅在1萬-1.2萬元之間,甚至部分緊俏顏色或緊俏車型,優(yōu)惠幅度僅8000元。
小排量車型最受歡迎
市場最受追捧的小排量車型,因為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不僅出現供貨不足,而且優(yōu)惠幅度也開始減少。記者了解到高爾夫、新寶來等車型資源非常緊俏。“高爾夫至少要等三五個月,不能在訂單中注明提車日期。”記者同事近期訂車時被經銷店的銷售人員告知了“注意事項”。同樣,在上海大眾4S店內各種車型的優(yōu)惠、貨期都進行了調整。享受國家節(jié)能補貼的朗逸1.4T缺貨最嚴重,經銷商一個月資源往往不足5輛,目前優(yōu)惠已全部取消。而1.6L和2.0L朗逸雖然目前有部分現貨,但優(yōu)惠幅度也開始縮減,目前優(yōu)惠僅5000元。福特福克斯、嘉年華自動擋車型也開始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與之前大量庫存現車供應所不同,目前自動擋車型均需要訂車,貨期在一個月左右。同樣,比較熱賣的標致408,目前優(yōu)惠已全部收回,只能享受國家發(fā)放的3000元補貼。
但銷量貨源相對穩(wěn)定的車型,或者部分準備換代的舊款,此時的優(yōu)惠也非常豐厚。11月,經銷商對部分車型打出了“地板價”、“跳樓價”吸引客戶到店,或因時制宜地推出“亞運特惠版”、贈送“亞運禮包”等店頭活動來吸引客戶關注。下月即將換代的POLO,目前在經銷商處僅有少量余車,優(yōu)惠幅度已上升到1萬元現金加5000元禮包。而帕薩特價格優(yōu)惠也超過了萬元,大眾CC優(yōu)惠更是飆升至2萬元。東風本田的高端轎跑車思鉑睿一直采用價格策略,讓利幅度達到3萬元,除個別顏色外均有現車供應。馬自達6、睿翼兩款主力車型的優(yōu)惠也互不相讓,保持在2.5萬-3萬元之間。一直銷量不濟的新威馳近期優(yōu)惠也進一步提升,目前最大讓利達到1.2萬元,成為最抵的豐田車。而永佳豐田店還推出了皇冠亞運版,在升級配置的同時,還享受三年免息貸款優(yōu)惠。
記者觀察
車商漲價底氣何在?
造成車市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來自于三方面,一方面是車市供求失衡。由于過于樂觀地估計了今年車市行情,上半年許多車廠和經銷商都經歷了庫存壓力過大的困惑,對下半年產能有意進行了調整。但下半年旺盛的需求,令部分暢銷車型出現供不應求,車市優(yōu)惠也因此縮減。另一方面,則是一些品牌經銷商已提前完成了車廠的全年任務,因此在繼續(xù)沖量的同時也關注單車利潤。還有一方面,則是來源于消費者的購車熱情,由于對購置稅優(yōu)惠即將退市,節(jié)能優(yōu)惠補貼是否繼續(xù),以及車船稅新政的猜測,導致部分消費者提前了購車計劃。較集中的需求釋放,造成了短期內銷量猛增的假象,進一步刺激了更多消費者加入搶購潮中。廣保豐田市場部何經理介紹,每年11月份是購車的最好時間,因為許多品牌經銷商還希望再沖沖量,拿到更多的年底返利。反而從12月中旬開始,車價將會普遍上漲,購買優(yōu)惠將更小。而這樣的市場規(guī)律也早已被消費者摸清,所以很多消費者將購車計劃提前至11月。
11-12月的年底車市銷售呈現出增長勢頭,經濟型汽車更出現加快增長的局面。而受限于生產線產能、配件供應量等關系,部分主流車型的貨源短缺也造成了市場“人為”的緊張氣氛。由于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政策即將在明年取消,搭乘購置稅末班車的消費心理加重,許多有購車計劃的消費者加入到購車行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又醞釀起新一輪的漲價。
在漲價潮來臨時,消費者更應該理性思考,明白自己的購車需求并能準確預估購車預算,尋找一款最適合自己的車輛,而不是盲目跟風搞追漲殺跌。對于剛上市的熱銷車型出現排隊、加價的情況難以避免,但如果是一款一直加價的車型,消費者思考價格上漲的原因,是故意哄抬還是產能不足?對于汽車而言,穩(wěn)定的價格體系反而是最值得欣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