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前11個月全國汽車累計產銷均超過1600萬輛,11月更創下了汽車產量月度新高,銷量年內次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分析,年底車市屬于汽車產銷高峰,同時又受到消費者擔心明年汽車優惠的相關政策退出,以及北京市治堵方案即將推出等因素影響。中汽協副秘書長熊傳林預計,今年全年汽車產銷將達到1800萬輛,比去年增長32%。
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5.48萬輛和169.7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67%和10.10%,同比分別增長26.11%和26.86%,汽車產銷比上月呈現較快增長,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40.01萬輛和1639.5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71%和34.05%,增速繼續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費者對于明年汽車市場優惠政策退出預期加強,11月乘用車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當月銷量接近134萬輛,再創歷史新高。1.6升及以下乘用車市場份額連續四個月提升,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年底購置稅優惠政策到期促進了該車型的銷售,另一方面是節能產品的補貼政策影響明顯。
很多消費者由于擔心優惠政策取消紛紛將購車計劃提前,使11月汽車銷量出現猛增的情況。熊傳林提醒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他認為在當前刺激汽車消費的幾條政策中,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2011年延續的可能性不大。而車購稅優惠結束實際對消費者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今年新出臺的私人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和節能補貼兩個政策不會取消,國家仍會支持節能、新能源、小排量的車。
囤牌行為存在風險
傳言紛繁的2010年底,不僅有首次或二次購車者提前實施購車計劃,也有無計劃購車者加入購車行列,其中不乏借機囤牌追逐商業利益者。對此,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提醒:“以投機贏利為目的購車囤牌行為具有很大的政策和市場風險。”
根據二手車現行的過戶政策規定:本車車主必須擁有原車三年以上,在原車賣出后半年內原車主可選擇保留原來號牌,而且舊車過戶到他人名下,新車主需重新辦理車牌號。顏景輝表示:“如果目前過戶政策有所調整,將會使購車囤牌者在車輛保有及買賣過戶中受到很大損失,實乃得不償失。”他建議消費者按實際需要并充分考慮保有、使用車輛的成本因素,理性購車。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在供小于求的市場狀態和消費者急于出手購車心理作用雙重影響下,企業和市場應謹防漫天要價的混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