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白酒漲價 92.9%的人認為與公款吃喝有關
湖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教授龍太江:公款吃喝泛濫,首要原因是缺乏外部監督
春節前后,國內高端白酒價格漲聲不斷。去年12月16日,茅臺宣布,自2011年1月1日起上調產品出廠價20%左右。新華網的報道也顯示,曾聲明無漲價計劃的五糧液,也于今年2月1日起,對兩款主力產品各提價100元。
對此,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對5680人的在線調查發現,58.0%的受訪者表示關注高端白酒漲價的新聞,其中23.9%的人表示“非常關注”。
公款吃喝形成了對高端白酒的“剛性需求”,其最大特點就是對價格不敏感
近年來,高端白酒價格一路上揚,而部分企業給出的理由顯得有些“雷人”!缎戮﹫蟆返膱蟮里@示,五糧液的漲價理由之一是“為滿足消費者身份需求”。此次茅臺的漲價解釋則是“為更好地統籌兼顧國家、消費者、企業、經銷商和投資者等各相關方的利益”。
不論廠家給出的漲價理由多么讓人摸不著頭腦,此次調查發現,在大多數受訪者(84.3%)看來,漲價首要原因在于“公務部門消費量大,不在乎漲價”。
其他較受公眾認可的漲價原因還包括“商務宴請消費量大,不在乎漲價”(54.2%)、“人們越來越好面子,攀比風嚴重”(52.3%)、“廠商或經銷商操縱價格”(47.7%)。
與此相比,真正應該推動廠家漲價的剛性理由明顯不受公眾認可。其中,緣自“原料、人力等成本上漲”的漲價理由只有15.3%的人認可,“人們消費水平提升”只獲得10.9%的認可率,“中國酒文化底蘊深厚,市場需求大”也只有10.5%的認可率。
“市場因素只是次要原因,高端白酒之所以一再漲價,主要還是因為它與公款吃喝之間的關系。”湖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教授龍太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公款吃喝形成對高端白酒的“剛性需求”,其最大特點就是對價格不敏感——無論白酒價格如何漲,都不會影響公款吃喝中的購買量。因此,高端白酒企業才會有恃無恐地不斷漲價。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其他品牌都漲價的情況下,某品牌不漲,它就有可能因為‘檔次不夠高’而被公款消費者拋棄,從而影響銷售量。于是,為了維持自己的‘高檔次’,本沒打算漲價的企業,也只能選擇漲價。”龍太江說。
82.4%的人認為高端白酒主要用途是“公款消費”
調查還顯示,對于高端白酒的實際消費用途,僅4.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飲用”。82.4%的人認為主要用途是“公款消費”,或者“送禮饋贈”(71.2%)、“商務消費”(48.3%)。
“普通老百姓不是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費群體。它們漲多少與普通老百姓的關系很小。”陜西省安康市某國企職員賈女士說,雖然自己收入不低,但不可能購買高端白酒自家消費,“因為實在太貴了,我們只是會偶爾喝親友贈送的酒。”
調查中,92.9%的公眾認為,高端白酒漲價與公款吃喝之間存在直接聯系,僅1.6%的人對此表示不認可。
“毋庸置疑,高端白酒漲價與公款吃喝之間存在很強的互動關系。”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舒放認為,一方面,公款吃喝普遍存在,刺激了高端白酒企業,讓他們不用擔心銷量下降的風險,不斷漲價;另一方面,高端白酒漲價會促使公款吃喝愈演愈烈。
“如今,喝高端白酒早已不只是‘有錢人’的標志,還象征著‘有權’、‘有地位’。高端白酒漲價很好地迎合了這種需求。我們知道,現在不僅是一些政府官員,就連一些國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出去喝酒,都是非茅臺不喝,可見當前的公款吃喝已嚴重到何種程度。”舒放說。
治理公款吃喝,最受公眾認可的是“政府應公開公務招待賬目”(77.1%)
此次調查中,94.7%的公眾認為,當前社會上的公款吃喝情況嚴重,其中,81.9%的人表示“非常嚴重”,15.5%的人覺得“比較嚴重”。
雖然沒有具體數字確切說明當前公款吃喝的額度,但相關新聞報道屢見不鮮,也能從側面看出問題的嚴重程度。
2007年年初,河南省信陽市連發3份紅頭文件,禁止公職人員在工作日中午飲酒。新華網報道顯示,僅這項措施,就讓當地政府在2007年上半年節約酒水錢4300萬元。
近日,新華社報道顯示,廣東省汕尾市煙草局去年3月的業務招待費高達206萬元,4月份為196.42萬元。2010年全年,該局1萬元以上的大額招待至少有400次以上,平均每天1次多,最高的單次消費竟達8萬多元。
龍太江認為,公款吃喝之所以如此泛濫,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中缺乏外部監督是首要原因。公務招待本有內部監督機制,但監督主體是政府機關。它們本身就是公款吃喝的利害關系人,所以監督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其次,不少公款吃喝賬目不透明,不利于社會監督。在一些國家,公務員在哪兒吃、請誰吃、吃什么等公款消費信息,都能在政府網站上查到,我國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最后,財政預算太粗,沒有細化。這給相關部門挪用經費,用于公款吃喝提供了便利。
“其實,想要真正解決公款吃喝問題,技術上并不存在很大阻力,關鍵在于決心。另外,許多官員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普遍認為吃點喝點沒啥關系。”龍太江說。
“抑制公款吃喝的本質,就是限制公權力,讓老百姓監督政府。”舒放認為,治理公款吃喝的關鍵,要落在老百姓的監督上,要建立起老百姓對政府的直接監督制約機制。
調查顯示,在各項治理公款吃喝的措施中,最受公眾認可的是“政府應公開公務招待賬目”(77.1%),其次是“盡快出臺相應法律”(61.9%)、“加強對公款吃喝的審計”(59.9%)、“政府預算及其支出制度亟待完善”(57.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