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獲堆積如山的偽劣紙尿片 警方供圖
加工點工作環境臟亂,無任何消毒設施
記者 倪冬 通訊員 袁濤
晨報訊 工廠為知名紙尿片品牌代工時棄用的不合格尿片,成了柳某眼中的寶貝。他通過收廢品的人買下這些廢料后,在沒有任何消毒措施的情況下,雇人把這些不合格的紙尿片重新分揀包裝后,再貼上自創的“吾爾美”品牌,就堂而皇之地上市銷售了。松江警方昨天透露,這個制售劣質紙尿片的窩點已被搗毀,現場查獲的不合格紙尿片有40余萬片,足足裝了4卡車。
去年9月,松江區小昆山鎮一家并不起眼的門店開張了。附近居民李阿婆聽說缺人手,活也不重,就去應聘。只是簡單地問了幾個問題,她就被老板柳某錄用了。李阿婆的工作間,位于這幢三層小樓的2樓,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從成堆的紙尿片中挑出質量、外觀相對較好的,與其他工人一起用塑封機重新包裝成包。
就這樣,李阿婆和其他幾名年齡相仿的女性,每天按時來這里上班。最多時,這個加工點有十幾個工人,效益也不錯。
事實上,她們分揀的紙尿片都是劣質產品。今年,柳某打聽到浙江有一家專門給國外知名紙尿片品牌做代加工的工廠,生產的不合格尿片一律棄用,都被當作廢品賣給了王某。柳某想辦法搭識王某后,開始低價從王某處購進這些不合格的紙尿片廢料,再雇人分揀,重新包裝。
柳某還特意注冊了一個自己的品牌——“吾爾美”,重新包裝的紙尿片一部分貼上這個商標出售,剩下的一部分不貼牌,直接通過加工點的門面及網店,按每片0.4元至0.8元的價格批發銷售,產品銷往北京、天津、山東等多地。
為掩人耳目,柳某進貨、銷售時都會打著“床墊”的名號。發貨時,他把這一包包紙尿片,碼成床墊形狀,用麻袋包好后交給快遞運出去。柳某的“倒手買賣”,利潤還挺豐厚,每噸六七百元進價的原料,經過分揀包裝可以賣到每噸6000元至8000元。
2月11日下午,警方在加工點抓獲了柳某。實際上,柳某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做與紙尿片有關的生意了。前年,他曾從事同類產品加工,也被工商部門處罰過。
柳某加工的紙尿片雖不涉嫌假冒,但屬于生產銷售劣質產品:加工點既無工商營業執照,也沒有衛生許可證,工作環境很臟,也沒有任何消毒設施,工人也沒有從業資質。目前,柳某已被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