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修長,外表淡黃色。近日,北京的一些超市出現一種新面孔大米,包裝上標識為“野生性有機大米”、含豐富植物蛋白、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一看標價,每斤110元!在北京一些媒體的報道中,這種“野生性有機大米”被包裝成“野米”的概念。
“不是野米,是野生性有機大米。”生產銷售這種大米的廣西某企業負責該項目的人士告訴記者,大米源自我國及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優質野生稻資源,利用野生稻豐富的遺傳多樣性進行野生稻、稻種資源的研究和開發,因為現在它的種植面積只有幾百畝,產量比較小,所以售價比較高。
上海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袁勤表示,市場上銷售的幾乎都是人工栽培稻,它們最初來自野生稻資源,但目前世界上的野生稻資源已非常少,加上產量較低,直接被用來做商品銷售、賺取利潤是不現實的。
上海的一些酒店、餐廳也推出了“野米”,據稱每500克高達200元。餐廳的廚師則表示,“野米”其實是一種草的種子,研究發現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含量比大米高,是難得的保健食物。記者在一些美食論壇中看到,“野米”產地頗廣,與大米相比,食用有點不太實際,但可以視之為健康的美食來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