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套碗無QS標志 一次性餐盒一燙就破
外出就餐最好自備餐具
自打“臟筷子”、“地溝油”曝光后,就餐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雖然拿塑料袋套碗或打包熱食、用劣質餐盒盛飯菜等現象在一些路邊攤點和餐館依然存在,但已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熱衷于自備便攜式餐具就餐。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質監局的有關專家建議,人們在外出就餐時應注意這些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
塑料袋套碗可能致病
時下,在一些食品攤點前,經常可以看到服務員把塑料袋套在盤子或碗上,再把冒著熱氣的食品盛好,端到顧客面前。顧客吃完離開后,服務員再把碗里的殘湯剩飯和塑料袋一起丟到垃圾桶里,這只碗套上新的塑料袋接著使用。
這樣是不是不太衛生呢?近日,筆者在煙臺市區一家麻辣燙攤點前,詢問一位攤主。這位劉姓攤主表示,恰恰相反,他認為這才是衛生的做法。
筆者告訴劉先生,國家質檢總局早已出臺規定,食品用的塑料袋必須有QS準入標志,否則是不能使用的。劉先生說他聽過這個規定,但沒有標志的塑料袋非常便宜,如果都使用符合要求的塑料袋,自己這麻辣燙的成本肯定就要高了。
“一些市民在認識上有誤區,以為套了塑料袋的碗就可以讓人放心使用。”煙臺市質監局的專家介紹,沒有QS準入標志的塑料袋,很可能是劣質塑料袋。這種塑料袋在高溫下,里面的鉛等物質可能會溶入到食品中。時間一長,可能會使人體出現不適甚至致病。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