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8月25日電(記者 王槊)隨著近一段時間貴州茅臺酒漲價之風勁吹,囤積茅臺酒成為不少人眼中新的投資機會,而一些打著“茅臺散酒”旗號的產品也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價值5500萬的“茅臺散酒”
近日一位網友向中新網寄來一份寫有“茅臺藏酒于民”以及“限量收藏”字樣的信封,寄件人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散酒廠”,并附有一個400電話號碼。信封中裝有一張頭為“貴州仁懷市茅臺散酒廠文件”的“紅頭文件”,主題是“關于茅臺原漿散酒發售的批復”。
其內容為:“接上級主管通知,自2010年6月30日起,停止我廠的名稱及酒類許可證的使用,歸公司統一管理。經公司研究決定同意,現將廠區內現存壇裝酒一次性公開發售,具體執行如下:1、為保證酒基供應,只可公開發售1萬壇。2、配額如下:北京500壇,上海500壇,廣州500壇,其他省會城市300壇。3、配額可調劑使用。”文件落款為“貴州仁懷市茅臺散酒廠”,并蓋有該酒廠的印章。
除此文件之外,還有一張宣傳品。宣傳品上寫著“貴州茅臺,限量收藏”,內頁則是茅臺酒的品鑒方法,以及表明該產品為“未經過勾兌的原發酵酒”字樣。而最引人矚目的則是對其“升值潛力”的宣傳。收到這封信的網友表示,自己的確對收藏茅臺酒有一定的興趣,但同時對這種“茅臺散酒”的可信度表示懷疑,因此希望中新網記者能夠協助其驗證該產品的真實性。
批復書多處內容讓人生疑
這份批復書的內容存在很多令人生疑的地方。批復文件屬公司內部文件,顯然不能隨意流出,更不能寄送他人。其次,假設該文件可以進行外部流通,卻只注明“自2010年6月30日起,停止我廠的名稱及酒類許可證的使用,歸公司統一管理”,而并未指明究竟是何“公司”。另外,文件中寫到“經公司研究決定同意,現將廠區內現存壇裝酒一次性公開發售”,卻又“為保證酒基供應,只可公開發售1萬壇”。既然要一次性公開發售,為何還要在發售數量上進行限制?
記者以購酒者的身份撥通了文件上的400電話。在表明來意后,對方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北京的一家中間商,專門負責為“茅臺散酒”的買家向廠家下單訂貨。對方告訴記者,“茅臺散酒”為壇裝,酒精度為53度,酒齡15年,目前按箱出售,一箱兩壇,每壇5斤裝,售價5500元,即一箱售價11000元。按照1萬壇配送數量的說法,這批散酒價值5500萬元。對方稱,購買者訂貨以后,將會有廠家專人派送,收藏證書等一應俱全。
當記者詢問該酒的具體品牌及來歷時,該工作人員稱,他們所配送的酒出自“茅臺散酒廠”,而且“肯定是茅臺”。他表示,該酒廠“是茅臺集團下屬的廠”,只是以前這個廠沒有對外出售過酒,主要是對酒進行窖藏。出售該批酒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有新酒上市,窖藏空間不足,所以對窖藏酒進行出售。
然而這種說法和“批復文件”有所出入。批復文件上說的是“自2010年6月30日起,停止我廠的名稱及酒類許可證的使用,歸公司統一管理”,因此決定將藏酒出售,而非“為了騰出窖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