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羅雨靜
黑茶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安化黑茶的神秘和厚重。“中國黑茶,安化獨尊”,僅八個字就詮釋了安化黑茶的深邃。黑茶商貿,始于明朝晉商在西北邊疆實行“茶馬互市”,那時中國茶區主要集中在漢水與長江以南,即福建、兩湖及安徽等地,而湖南的黑茶是其中重要的一塊。對于安化來說“先有茶,后有縣”,當地人非常感謝晉商。如今,提起安化黑茶,就不得不提“晉豐厚”老茶行第六代傳人湛小豐。
見到湛小豐時,沒有料到他衣著簡樸,與普通的老茶農無異。飽經風霜的他說起安化黑茶的歷史如數家珍。在清代,300余家晉商茶號到安化酉州開茶行,那是安化黑茶發展最為鼎盛時期。在安化縣東坪鎮酉州村,湛家有一座200余年歷史的老宅,建筑風格與喬家大院相似,但比喬家大院更有歷史厚度。
受父親的耳濡目染,湛小豐自小就對茶情有獨鐘。當提到父親,他眼眶變得紅潤,其背后埋藏著一段“晉豐厚”的滄桑與辛酸。在文革期間,由于歷史原因,湛小豐不得不遠離自己喜歡的行當。但每當工作之余,湛小豐私下依舊喜歡搗鼓黑茶。隨著改革春風的吹拂,1983年,湛小豐抓住政府賦予政策的良好機遇,用東奔西跑拼湊的錢創辦了個體性質的安化縣酉州磚茶廠。憑著對茶的熱愛,敢闖敢拼的精神,湛小豐逐步將廠做得紅紅火火,不僅緩解了西北“買茶難”的困境,還使茯磚茶遠銷國內外,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湛小豐專心研制新產品滿足市場,他認為,在工藝上晉豐厚要堅持傳統,但在口感上一定要與時俱進。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他研制的產品金花芽芯重磅出擊,徹底打破了在茯磚茶中培養冠突散囊菌(金花)的束縛。難以置信,厚重的老茶行竟也趕上了“時髦”,使晉豐厚黑茶也進入了“新裝”時代,飄散出新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