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家長在“蘇州最豪華小學”校門外等候自己的孩子放學。中新網發 李克祥 攝

一些家長在“蘇州最豪華小學”校門外等候自己的孩子放學。中新網發 李克祥 攝
中新網蘇州9月6日電 題:探訪蘇州“最豪華小學” 教育官員回應質疑
作者:李克祥
6日15點50分左右,蘇州相城區陽澄湖小學放學了。一些早早前來的家長,在校門口等候著孩子;陸續走出校門的小學生,或跟隨家人離去,或繼續等待。幾位學校保安在校門口看護著這一切。
這原本是中國小學最平常的放學景象,但這所小學這兩天卻是和陽澄湖的大閘蟹一樣,出名了,原因很簡單,小學及其附屬幼兒園建得太豪華了,成了眾矢之的,大家多覺得這樣的豪華接近于奢侈,不符合中國中小學教育實際硬件條件配備的標準。
陽澄湖小學其實是一所很不出名的鄉鎮小學,占地66畝,建筑面積達28000多平方米,連食堂在內有7座教學用樓和附屬設施,小學每年級可設6個班,可容納1400多名學生,附屬幼兒園及幼托班可容納400多名小朋友。包括幼兒園在內,共有80余名教職員工。目前該校共有小學生690名,幼兒園共有182名小朋友。該校總投資約1.1億元,因配備了最新、最先進的教學設施,被稱為“蘇州最豪華小學”。這下,出大名了,許多人以為這是蘇州最好的小學。這種感覺讓這里的師生頗為自豪。
已從教20多年的施建元老師,手拿對講機,在學校門口指揮放學秩序。他對記者說,老學校很落后,新學校很先進。有了更新更好的教學設施,也要有更新更好的教師隊伍,學校今年計劃招聘5個教師,已落實了4個。
浦雯雯現在是“陽澄湖小學”的五年級學生,今年開學前則是“田涇小學”的學生。在校門口等候家長的她對記者說,新學校的條件比老學校強多了,老學校的跑道是煤渣的,新學校的跑道是塑膠的,老學校的教學設施只有黑板和講臺,新學校的教學設施應有盡有。
騎著電瓶車在校門口接孩子的竇女士,在陽澄湖鎮已打工8年。她表示,夫妻倆都在這里打工,小孩在這么好的學校讀書,在老家是不敢想象的。而且,讀書的費用和蘇州本地人一樣,自己很滿意。
16點10分左右,六輛開著空調的大巴車在校門口旁一字排開。隨后,一隊隊學生在老師的護送下走出校門,依次走進不同的大巴車。在一輛大巴的車門口,一位女教師念著“33、34、35……”,學生都上車后,她匆匆對記者說,自己是押車老師,要護送所有學生到沿途的下車點,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家長接走,然后才能回家。而坐校車的費用是每學期200元,算下來每天約2元錢。
蘇州教育系統一位官員表示,陽澄湖小學這次引人注目的原因是因它出現在以前教育資源較薄弱的鄉村,又安裝了地源熱泵空調、全套多媒體教學設備等新設施,所以被稱之為豪華。
他說,今年蘇州投入使用的10多所新學校,都是按照教育現代化標準來建設的,也都是巨資投入。他認為,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家長的期盼,也是政府的責任。蘇州經濟繁榮、財力豐裕,辦學條件的改善必然會先行一步。現在的“最豪華小學”,再過幾年,不過是“基礎配置”而已。
今年以來,蘇州將村小現代化建設、特殊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被列為市政府實事工程,各市、區為此專項投入達4億元。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引導公共教育資源向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傾斜,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教育發展差距,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因此,蘇州市也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