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胡笑紅 實習記者王麗梅)在輿論的監督下,金浩茶油董事長劉翔浩終于站出來,昨天,其首次以個人名義在公司官網發表了“致消費者朋友和社會各界的一封信”,表示為“金浩茶油苯并(a)芘超標”一事向社會各界及廣大消費者朋友真誠致歉并懇請一次改錯機會。但是記者發現,該道歉書仍有很多讓消費者不明的地方。
產品致癌原因解釋不一
劉翔浩在信中表示,此次問題產品流入市場是因為疏忽大意所致。他說,由于公司引進了一條全新生產線,在生產調試過程中還沒有嫻熟地掌握操作要點,導致產品中苯并(a)芘含量超標。在產品出廠前自檢環節中,由于質監部門疏忽大意,才最終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而在9月1日金浩向消費者和社會各界公布的道歉信中則稱,苯并(a)芘含量超標,非主觀人為因素導致,經專家與公司技術攻關、反復論證得出,其產生的原因是:茶籽在烘烤、翻炒過程中,因溫度過高、受熱不均導致燒焦產生苯并(a)芘,在浸出環節出現工藝缺陷進而導致超標。
另外此前也有報道指出,金浩茶油公司撰寫的一份報告中認為,苯含量超標主要是由茶農為提高出油率,過度燒炒茶餅導致。
很顯然,對于問題產品致癌物產生的原因,金浩方面做出的兩次解釋有所不同。
承諾竭力承擔全部責任
劉翔浩昨天還表示了另外兩點意思:首先,企業處于快速成長階段,缺乏經驗,在產品出現問題后,雖然采取了迅速的處理措施,但并未按國家規定召回程序進行,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另外,“企業缺乏直面問題的勇氣,在公司的官方網站上沒有第一時間把事實真相公諸于世。對此,我承擔全部責任,這也是我人生道路和企業歷程的一次重大考驗”,劉翔浩昨天還承諾,將竭盡全力承擔由此帶來的全部責任。對流入消費者手中的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將按國家最高賠付標準退換、賠付;對確因食用公司問題產品給消費者造成身體疾患的按國家標準賠償;公司盡快召開媒體懇談會;另外,通過產品質量保險或成立專項基金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第三方風險保障。
“我也懇請社會各界和廣大的消費者朋友,給我們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劉翔浩表示。
近9噸問題油仍未說明下落
據了解,此次金浩問題產品總量42.458噸,其中省質監局稽查總隊在倉庫當場封存22.361噸,召回11.152噸。對于剩下的8.945噸茶油的去向,是否已召回,或目前召回數量有多少,致歉信中并未提及。
客服仍稱只退換不賠償
所謂的高標準退換、賠付到底是什么額度?記者隨后致電金浩公司新聞發言人周逸平,但其電話已被轉接到湖南移動來電提醒業務。記者又以消費者名義致電金浩茶油北京客服,對于賠付金額問題,市場部工作人員不肯正面回答,最后只表示自己也不很清楚。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目前公司只就9個批次問題產品退換,其余一概不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