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9月7日電(朱曉穎)7日下午,南京市政府通報“小龍蝦”事件調查結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吳永寧說:本次事件是與食用小龍蝦相關的極少數個體出現的一過性橫紋肌溶解綜合癥。經綜合分析,與會專家認為與國際上時有報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但Haff病因在國際上也一個未解題。
吳永寧解釋說,Haff病在波羅的海地區、地中海地區、美國、巴西、中國北京均有過報道,多有食用水牛魚、銀鯧魚或小龍蝦等水產品史,懷疑含有某種生物毒素。
根據醫療機構最新報告,截至7日上午,南京共收治與食用小龍蝦相關的橫紋肌溶解綜合癥病例23例。目前,經治療,已有22人治愈出院,1人住院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吳永寧說,近期,衛生部派專家赴南京與當地專家一同開展了現場調查和樣品采集工作,并協助開展實驗室檢驗工作。依據初步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和實驗室檢測結果和臨床會診意見,綜合分析認為,這與國際上時有報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具體的致病因素,還需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華文說,下一步,南京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小龍蝦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和餐飲消費環節進行監控,落實索證索票和溯源登記制度,確保小龍蝦來路清、去向明。
因此,查明食小龍蝦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綜合癥的病因,還是一個需要各方深入調查研究的一個課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