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者多無大礙,最小的孩子都已近康復。(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四川省疾控公布檢測結果,顯示多種食物含亞硝酸鹽。(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搶救中毒游客的海螺溝景區中心醫院設備簡陋。(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鄒捷 李杉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各項指數都正常,醫生說可以出院啦!”昨日下午6點左右,在瀘定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12位廣州中毒游客陸續收到血檢報告,住在番禺的歐偉達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回廣州。
記者昨天了解到,9名廣州游客已達到出院標準,最快今天首批游客能返回廣州。四川省疾控中心也公布了檢驗結果,在送檢的包括燙飯、泡菜、面條等食物中均化驗出不同含量的亞硝酸鹽。
廣州游客今日有望返穗
昨日下午5點左右,歐偉達還略有擔憂地告訴記者,他們上午剛做了一次血液檢查,但一直沒收到檢查報告。他和妻子身體恢復都很快,感覺已經沒事,希望能盡快回到廣州讓親朋好友們放心。下午6時左右,廣州游客們陸續收到了醫生帶來的好消息。
截至記者昨日下午6點發稿時,陳桂霞、陸偉峰、冼麗燕等9位廣州游客血檢報告顯示他們各項指數已經正常,醫生也表示他們可以馬上辦理出院手續。其中,冼麗燕、陳桂霞兩位女游客此前的中毒癥狀較為嚴重,在輸入了針對亞硝酸鹽中毒的美蘭藥水后,恢復速度很快。六點左右,歐偉達等游客還未開始辦理出院手續。“最好一覺睡醒就在廣州了”!
記者也從組團社了解到,首批出院游客有望在今天回到廣州。
游客所食多種食物都有毒
而據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顯示,在送檢的包括燙飯、泡菜、面條等食物中均化驗出不同含量的亞硝酸鹽。
記者獲悉,亞硝酸鹽外觀及滋味都與食鹽相似。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多為:急性中毒,1.將亞硝酸鹽誤作食鹽、面堿等食用;2.摻雜、使假;3.投毒。慢性中毒(包括癌變),1.飲用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鍋水;2.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
酒店將拿出兩套賠償方案
至昨日下午6點,康復游客們并沒有收到賠償方案。歐偉達說,他和妻子陳桂霞等幾位游客都沒有購買額外的旅游保險,只是在與旅行社簽訂合同時有一個附帶的保險合同。不過據他了解,這個保險只是能保障他們得到免費的治療,不過多位游客都表示希望相關方面能對游客們進行合理賠償。
對于游客賠償的事宜,州政府敦促磨西鎮明珠花園酒店盡快拿出兩套賠償方案與游客面對面商討,一套是針對死者譚女士的賠償方案,另外一套則是針對中毒游客的賠償方案。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書長楊雄表示, 明珠花園酒店不但要承擔此次事件的全部損失,之后還要接受政府的處罰和批評,不能因為此次事件而影響甘孜州的整體形象和聲譽。
醫療條件遭質疑:景區僅有一家醫院且治皮膚病
仍在景區游覽的游客就認為,這次中毒事件暴露出海螺溝景區醫療配套不足的缺陷。作為國家4A級景區,整個景區只有一間稍具規模的醫院,而且還只是一間皮膚專科醫院,另外只有一間很小的衛生所。第一時間對中毒游客進行搶救的海螺溝景區中心醫院,實為一間專科醫院,主治麻風病、皮膚病等。而游客們也表示雖然醫護人員非常盡心,但該醫院的醫療條件確實不足。
來自北京的自助游游客周小姐表示,“這次中毒游客還好是在山下,送到醫院也就是十多分鐘,如果是在山上中毒,可能來不及運送下去已經病發了”。而游客如果從山上運送到這間皮膚病醫院,至少要花一小時。如果送到瀘定的醫院,車程要1.5小時左右,加上下山的一個多小時行程,總共要近3個小時時間。
海螺溝景區一賓館的工作人員表示,景區上下山的車輛有嚴格控制,私家車一般不能開上景區。觀光車每天下午6點多左右就沒下山車輛。一旦游客在晚上生病,甚至很難找到車下山。
【生者】
忙著搶救團友 導游倒在醫院
昨日,廣州游客們除了著急自己的血檢報告,也非常關心他們的導游謝強是否痊愈。8日,謝強的中毒癥狀也較嚴重,但在頭暈目眩時他仍忙著帶游客們上車,幫他們找氧氣瓶。在海螺溝景區人民醫院里,他來來回回跑了六七趟,幫游客們拿吊瓶器材等。他強忍頭疼胸悶忙上忙下,突然間就感覺眼前一黑,昏了過去。隨后,他也被送到了瀘定醫院,一個半小時后他才逐漸清醒了過來。
9日下午記者在瀘定縣人民醫院采訪時,謝強的身體依然虛弱,他一直躺在床上,談話也很艱難。謝強的血檢報告上顯示,他的血液成分中有一些物質含量仍然超標,醫生建議他再到醫院觀察一天。“感覺已經沒什么事了。”謝強昨日下午告訴記者,他剛能下床,就趕緊去和廣州的游客們打了招呼。而游客們亦很感激,“小伙子自己都很難受,還忙著照顧我們。”一位廣州游客說。
簽兩次病危書 妻子死過翻生
而游客冼麗燕最為感激的還是自己的丈夫,在危難時刻,丈夫不顧自己的頭暈,一直挺住協助醫生搶救她。冼麗燕的丈夫陸偉峰從書包里拿出兩張病危通知書給記者看,原來冼麗燕在8日食物中毒后病情一度非常嚴重,醫院兩度讓陸偉峰在妻子的病危通知書上簽字。
陸偉峰回憶,冼麗燕在吃完一碗面之后立即感覺頭暈,后來一度昏迷休克,等到送往海螺溝景區中心醫院時,冼麗燕嘴角都吐出了白沫。當時妻子嘴閉得緊緊的,他只能努力撬開她的嘴讓她嘔吐出來。在進行了吸氧、輸液治療之后,冼麗燕終于清醒過來,但意識仍然模糊,甚至連自己的丈夫也認不出來,他無奈簽了病危通知書。
送到瀘定縣人民醫院時,陸偉峰又簽了一次病危通知書,萬分焦急的他也無法安心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直到妻子逐漸清醒過來,他才舒了一口氣。“我們是死過翻生的。”他感嘆說,妻子最終順利康復,令他非常感恩。
【逝者】
譚女士一家是“驢友”
游客陸偉峰說,這個團的13名游客基本都是廣州人,大家都有過在西部旅游的經歷。他們一路上與中毒身亡的譚女士一家關系都很不錯,“他們都很愛旅游,以前也去過新疆等很多西部景區”。陸偉峰說,實際上這一行人幾乎都是很愛旅游的資深“驢友”,如他本人就已經是第二次到海螺溝旅游,大家的西部旅游經驗都很豐富。因為對西部的醫療條件有了解,所以他們也都隨身帶了一些藥品,諸如克服高原反應的紅景天、治療水土不服的腸胃藥、感冒藥等,但面對集體中毒這種突發狀況,自救的效果確實有限。
同團的黃小姐說,一路上譚女士一家非常和睦,譚女士的兒子在南京上大學,一家人玩得開開心心,“誰也沒想到最后會這樣”。
死者非醫生或不懂應急
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劍輝 周文) 記者了解到,譚女士生前工作的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已派人前往四川安撫家屬和協助處理索賠等事項。據了解,譚女士在醫療系統工作20余年,為人友好,性格憨厚。
一名醫院工作人員說,“因為譚女士主要從事病案方面工作,不涉及臨床治療,可能在身體出現異狀時不知道如何應急。但我們對當時情況也不清楚,不能妄加猜測,只能等相關部門結果出來后才知道譚女士的死亡原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