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02日訊 杭州市西湖區衛生局門口,雷闖興奮地做出了V字手勢——昨天上午,作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他拿到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張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
雷闖把這一天稱為“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是爭取乙肝病毒攜帶者權益的重大勝利。”他說。
雷闖,22歲,浙江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了驗證《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對乙肝“解禁”是否真正奏效,較真的他提出了辦理健康證的申請。
申辦健康證,一波三折
7月20日,《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發布并實施,條例未禁止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食品行業。同時,雷闖還注意到,浙江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也有表示,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前往當地衛生監督部門申領健康證。
“我們也能辦健康證了?”雷闖發現很多網友對此都心存疑慮。“我們的權利到底能不能在實踐操作中得到尊重和保護?”為了尋求答案,8月17日,雷闖前往西湖區靈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求辦理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
“醫生說,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辦理健康證。”雷闖說,“當我拿出《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后,醫生說,雖然有法,但沒有上級文件,我們仍然只能按照以前的規定辦。”
辦證無果,雷闖又向西湖區衛生局申請,可得到的答復是“目前尚未接到關于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辦理健康證的通知”。于是,他又向杭州市衛生局、浙江省衛生廳層層反映情況,可事情遲遲未有進展。
“我甚至做好了對衛生部門提起行政訴訟的準備。”雷闖想不通,既然新條例已無禁令,為什么實際操作卻不行?
事情在8月底出現了戲劇化的改變。“上周五,西湖區衛生局打電話給我,說同意給我發健康證。”昨天的雷闖笑容滿面,郁悶的情緒一掃而空,他開心地向記者展示著手上這本來之不易的“健康證”。
辦證只為消除“乙肝歧視”
浙大畢業的雷闖已經被保送上海交大讀研。他本科讀的是生物工程,研究生階段將專攻化學工程。讀的都是和食品行業不搭邊的專業,他為何對辦健康證如此執著和較真?雷闖說,他只是為爭取乙肝病毒攜帶者權益和消除乙肝歧視而來辦證的,這張健康證的象征意義大過實際用途。
“社會上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有著不少的誤解和歧視。”雷闖說,甲肝、戊肝病毒是會通過消化道傳染的,但是乙肝一般僅通過血液、性傳播,并不妨礙從事食品行業。
雷闖這次在獲取健康證的過程中,表現得相當高調,他不斷地在網絡論壇里發言,并主動及時地和媒體進行聯系。
“為什么這么做呢?”記者問。
“我想通過這件事,讓社會更多關注、了解乙肝病毒攜帶者。讓大家知道,我們其實并不可怕。”雷闖說:“我也希望通過媒體報道我成功申請健康證這件事,起一個示范作用,督促各地早點落實《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爭取應有的權益。”
衛生部門:觀念轉變還需過程
從開始的拒絕到后來的同意,衛生部門前后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表現?昨天,西湖區衛生局防保科樓科長解釋說,《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確實沒有把乙肝列為從事食品行業的“禁忌癥”,但條例也同時提到了“有關檢查項目由各地方自行制訂”。
“在省里文件沒出臺之前,作為基層衛生部門在實際中確實很難操作。”他說,通過向上級匯報取得同意后,我們最終作出了同意雷闖申請的決定。“目前省里正在考慮出臺相關的配套措施。”
雷闖成功申請健康證對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但是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的接受程度又如何呢?
“接受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食品行業,大家可能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樓科長說,畢竟以前乙肝都是作為“禁忌癥”的,從禁忌到非禁忌,大家心理上肯定還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
昨天,記者還采訪了一家餐飲店的老板,他的說法基本上也呼應了樓科長的觀點。“只要他拿到健康證了,不管他是不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招聘中,我肯定會一視同仁的。”但是他也提到,“我肯定不會讓客人知道他有乙肝,否則對我們生意肯定是有影響的。”
乙肝病毒攜帶者首獲食衛健康證
核心提示:中國大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是通過母嬰傳播傳染的,遭到歧視很無辜,首張健康證是社會認知進步的表現。
因為沒有先例,所以辦證過程有些曲折。浙江省衛生廳表示,該省關于《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一項配套文件將在近日出臺。
系浙大畢業生將赴上海讀研 因無先例,雷闖曾未被允許辦證
中國大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是通過母嬰傳播傳染的,遭到歧視很無辜,首張健康證是社會認知進步的表現。因為沒有先例,所以辦證過程有些曲折。浙江省衛生廳表示,該省關于《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一項配套文件將在近日出臺。
我國1.2億名乙肝病毒攜帶者無法涉足食品業的狀況或將改寫——昨天,22歲的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雷闖領到了衛生部門的食品衛生類健康證明。據了解,這是國內首張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食品衛生類健康證明。
“體檢結果顯示,他沒有甲肝、戊肝等傳染性疾病,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我們已按規定頒發食品衛生類健康證明。”昨天,杭州西湖區衛生局副局長江曉生告訴早報記者。據了解,健康證明不能全國通用,需要年檢。今天將前往上海交通大學讀研的雷闖表示:“到上海后,我會繼續向衛生部門申辦食品衛生類健康證明,以推進《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在各地的落實。”
昨天,浙江省衛生廳衛生監督局辦公室主任倪勝表示,浙江關于《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一項配套文件將在近日出臺。
辦證過程一波三折
按舊的《食品衛生法》及《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乙肝病毒攜帶者無法獲得食品類健康證。7月20日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3條,將“病毒性肝炎”界定為“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未包括乙肝。
“政策的修改,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科學分析基礎上的。乙肝病毒只經母嬰、血液、性行為3種途徑傳播,與攜帶者日常接觸不會傳染。”昨天,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王釗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雖然我不從事食品業,但想不想辦健康證明是我的自由。”8月17日,為驗證“《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在杭州是否得以實施”,雷闖來到西湖區靈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求辦理從事食品業健康證明。21日,他因有“乙肝大三陽”而未被允許辦理。之后,雷闖反映到區衛生局,得到的回復是“經咨詢區、市疾控中心及衛生監督處,目前尚未接到關于乙肝‘大三陽’是否可辦健康證的通知,未能明確可辦健康證明”。8月24日,雷闖把申請過程整理成書面材料,反映至浙江省衛生廳。
經多次溝通后,雷闖接到西湖區衛生局通知,要其再次體檢,如通過可獲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明。
“因為此前沒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申請健康證明的先例,省衛生廳也沒有下發具體操作辦法,所以執行新法過程有些曲折。”江曉生表示。
食品企業愿“買賬”
“拿到這張證明,意味著國家政策從紙面落到了實處。”雷闖說。
不過,辦出健康證是第一步,食品企業是否“買賬”呢?對此,乙肝網站“肝膽相照”權益版版主陸軍樂觀表示:“企業一定會按法律法規行事。而且,健康證明并沒有標示‘乙肝病毒攜帶者’,企業的顧慮會逐步減少。”
早報記者采訪的浙江多家食品企業的說法似乎印證了陸軍的看法。“只要應聘者辦出衛生部門的健康證明,我們一視同仁。”杭州知味觀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崔經理表示,既然國家這樣規定,就說明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會產生危險,可以從事廚師、配料工等工作。曾因拒絕錄用乙肝病毒攜帶者任文職工作而被告上法庭的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人士也表示,辦好健康證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被錄用。
關于“國內乙肝健康第一證”,王釗認為:“中國大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是通過母嬰傳播傳染的,遭到歧視是很無辜的,首張健康證是社會認知進步的表現。病毒攜帶者進入食品業,企業、消費者開始有顧慮很自然,但隨著科學信息的普及,‘乙肝歧視’勢必越來越少。”
雷闖——反乙肝歧視的“刺頭”
其人其事
“如果乙肝病毒攜帶者都不站出來爭取自己的利益,歧視永遠不會消失。”雷闖圓圓的臉龐,看起來仍顯稚嫩,但作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他有過不少反乙肝歧視的“驚人之舉”。
2007年,與雷闖同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哥哥在應聘重慶一家國企時被拒,“我老家在重慶忠縣農村,全家咬牙供2個大學生,就是希望有出頭之日,這個消息把一家人打入深淵。”
雷闖開始行動。先是舉著乙肝科普知識的牌子,到杭州最繁華的延安路上宣傳。去年初,得知一位同學應聘某通訊公司遭“乙肝歧視”被拒,他向勞動部門舉報,卻未得到解決,遂舉著牌子去營業廳抗議。
去年8月,按雷闖的成績,可能被免試推薦到北京某高校讀研。可他多方打探,并向招生辦咨詢后獲悉:作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他被錄取的可能性很低。其后,雷闖在網上搜集了524位中科院院士的聯系方式,舉債1900元,向他們寄出求助信。但最后,雷闖仍未被那家高校錄取。
今年全國“兩會”前,他將消除乙肝歧視的呼吁通過郵件發送給147個代表、委員并得到部分答復。雷闖認為,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起碼反映上去了”。
今年7月,雷闖蹬著三輪車,把1997封信堆到郵局柜臺上。這些信的內容只有一個——《乙肝學子希望高考平等錄取乙肝考生的懇請信》,收信人是全國高校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