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魯永勤 索玉祥
“找市長不如市場”與亞寶出世
任武賢,1960年出生于芮城黃河岸畔的農民之家,1977年到芮城縣職工醫院的制劑室當了一名工人,開始了他的制藥生涯,也成為亞寶集團的創建者之一。
1990年,任武賢被任命為芮城制藥廠廠長,面對瀕臨倒閉的爛攤子,他提出“找市長不如找市場,找市長只能取得有限的資金,找市場能給企業帶來無限的活力”。1992年,芮城制藥廠同鄭州工業大學聯合,開發出了治療心腦血管病的“曲克蘆丁”,成為市場的搶手貨,一舉扭轉了虧損局面。
1996年,芮城制藥廠產值突破1億元,任武賢和芮城制藥廠聲名鵲起,1997年春節后,任武賢決定組建企業集團。很快,“亞寶”名稱和由中文“亞”字演變的企業標識誕生了。綠色亞字中間由兩粒紅色膠囊組成一個紅色心型圖案,綠色象征著生命與健康,紅色象征著服務與健康,體現了亞寶人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用心做藥的使命與責任,漫溢出一個制藥企業沁人心脾的馨香。
1996年12月,芮城制藥廠通過兼并、聯合、收購等方式,接收了當地幾個破產倒閉的企業,組建成立了亞寶集團,盤活了5600余萬元的國有資產。
股票上市與資本擴張
為了實現快速發展,1997年,亞寶踏上了股票上市的艱辛征程。
剛開始,股票上市采取“額度制”,為了上市,多數企業不得不給自己營造一個美麗的外殼,“拉郎配”、“蛇吞象”的現象風靡一時。亞寶曾欲兼并太原制藥廠和大同制藥廠兩個國有大型制藥企業,但這兩家企業都已病入膏盲,憑亞寶當時的實力,即使股票上市,也不能使這兩家企業起死回生。由于亞寶沒有實施兼并造殼,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到跟前的名額,讓別的企業搶了去。
1999年,當省政府把亞寶集團推薦到證監會時,國家的上市政策卻發生了變化:限制借殼上市名額,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優先上市。按照上市條件,亞寶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仍顯得薄弱。為了上市,亞寶在后繼的發展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躋身全國中成藥五十強之列。
當省政府把亞寶作為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的典型推薦到證監會后,國家的上市政策又一次發生了變化,新的政策規定:欲上市企業必須接受證券公司輔導,接受嚴格審核,也就是現在的“審核制”。這就意味著,亞寶上市日期至少要后延一年半。
一次次希望即將變成現實,一次次希望又在眼前化為泡影。望著任武賢消瘦的面容,有人勸他:“要不我們放棄吧,何況亞寶如今的發展也很好呀!”但任武賢卻斬釘截鐵地說:“上市,是企業未來發展希望,我們絕不能放棄!”
2002年6月22日,亞寶A股股票通過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2002年9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在那座叩響中國資本市場大門的開市銅鑼前,任武賢董事長手槌落交易大廳的電子屏幕上隨即跳躍出:“亞寶藥業15.88元”的開盤價。為了這一刻,亞寶人企盼了5個多年頭。
股票上市后,交易所電子屏幕上即時變動的股價如同戰鼓,激勵著亞寶人向資本大并購進軍的腳步。2003年1月,亞寶增資大同石佛制藥有限公司,成立亞寶大同制藥有限公司,收購重組四川亞寶光泰藥業有限公司;2003年4月,與湖北新龍集團強強聯合,成立亞寶新龍藥業有限公司;2003年10月,設立亞寶太原制藥有限公司;2006年,設立北京亞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山西亞寶醫藥經銷有限公司;2007年4月,設立北京亞寶生物藥業有限公司;2008年1月,設立亞寶渾源分公司。大并購、大擴張的手筆使亞寶新的能量又一次激發,讓亞寶在波詭云譎的競爭浪潮中站穩了腳跟。
亞寶股票上市6年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538%,凈利潤增長了150.7%。“亞寶”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丁桂”商標為“山西省著名商標”。2008年,亞寶藥業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
名牌產品“丁桂兒臍貼”與自主創新之路
1993年,芮城制藥廠成功開發出治療小兒腹瀉腹痛的透皮貼劑“寶寶一貼靈”,因采用現代中藥制藥生產工藝,劑型先進,療效確切,使用方便,申報了國家專利,一下子拿到國際國內博覽會七項大獎。
2003年,亞寶對“寶寶一貼靈”采用“超臨界CO2萃取”提取和“超微粉碎”等技術,實現了產品技術升級,更名為“丁桂兒臍貼”,并由“健”字號升為“準”字號,F在這個產品年銷售收入近3億元,年毛利潤達1億多元,小產品創出了大市場。
為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實力,亞寶分別在北京、太原、運城建立了多個藥物研發機構,構建了一個功能完善、運作協調的現代化藥物研發的立體網絡體系。
1998年,亞寶投資250萬元,建設了科研樓,成立企業技術中心,負責集團公司攻關課題的科研小試和中試放大。2008年,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亞寶準備建立亞寶藥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接納更多的高層次人才來此開展科學研究,提高公司的科技水平和學術地位。亞寶還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了北京亞寶中藥技術開發中心,專門從事現代化中藥產品和中藥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目前,亞寶每年科研開發的投入已超過年銷售收入的5%,向SFDA申報新藥300余個,獲得新藥證書108個,保持企業每年都有一批新產品投放市場,F在,亞寶又把目光瞄向世界前沿技術和新劑型,開發緩控釋制劑、納米制劑、靶向制劑等,走在了國內醫藥企業的前列。正在研發的品種有抗吸毒藥“歸元片”,能夠解決吸毒人員戒毒后易復發的問題,申報了3項國內專利和1項國際專利;“多西他賽凍干凍乳油”和“注射用前列地爾納米粒”分別為治療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納米靶向技術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為企業長久發展囤積了能量。這樣,公司產品形成了短線、中線、長線相結合的梯隊型架構,顯示了極強的競爭能力。
GMP之路與國際化視野
GMP作為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上世紀60年代在各國推廣。1988年,我國衛生部頒布了第一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作為正式法規執行。當時業內曾有人指出:“不搞GMP是等死,搞GMP是找死”。還有人戲稱,GMP就是“Give Money Please”(請投入錢)的縮寫,似乎GMP是一道難以逾越的檻。
就在全國大多制藥企業還在對GMP駐足觀望之時,1993年,亞寶人決然踏上了GMP改造之路。然而,對亞寶這個已具規模的企業來說,無異于重建一個新廠,但任武賢說:“GMP改造再難都必須搞,而且要盡早搞,這是必由之路。”
1994年,亞寶投資1170余萬元,按照GMP要求,設計建設了固體制劑生產大樓,但隨著國家對GMP的不斷完善,新建的固體制劑生產線又達不到1998年修訂的GMP標準,還得改造。改造過程全靠人力進行,硬是靠錘子敲、纜繩拉、鐵棍撬、鋼管滾、肩膀扛、雙手抬的笨辦法,把一臺臺設備安裝到位。2000年9月,取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GMP中心頒發的片劑、膠囊劑、顆粒劑認證證書,成為全國較早通過國家藥品GMP認證的企業,為亞寶逐鹿國內醫藥市場創造了先機。
固體制劑的認證初戰告捷,讓亞寶人信心更足,一項項技術創新項目相繼實施:投資2800萬元,建設了年產1億貼“丁桂兒臍貼”生產線,引進了國際先進的“超臨界CO2萃取” 技術和“超微粉碎”技術,使“丁桂兒臍貼”的質量標準提高、透皮緩釋效果好、有效成份含量穩定;投資2700萬元,建設了注射劑洗瓶、滅菌、灌封聯動自動化生產線;改造了中藥提取車間,同時自籌資金318萬元,建起符合GMP要求的動物實驗中心,開展注射劑安全性檢查和基礎藥理學研究,使注射劑生產線通過國家GMP認證;2003年5月,投資2.5億元,在風陵渡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占地400畝的藥品現代化生產工業園;新增了凍干粉針劑、軟膠囊劑、原料藥等生產線,配套建設了日處理1200噸的污水處理站;2004年4月,投資1.5億元,在太原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建設了占地380畝的藥品生產工業園。兩大工業園人性化設計、智能化建設,起點高,標準嚴,均于2004年12月通過認證并投入運行。
目前,亞寶運行的全部生產線生產的藥品劑型全部通過GMP認證。
面對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大舉搶灘,藥品市場競爭達到白熱化,誰走在前頭,誰就能占領制高地。就在國內制藥企業為通過GMP認證喘息之際,亞寶已把目光瞄向國際,開始沖擊美國和歐美市場了。
夢想百年,亞寶還將書寫一段不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