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海在姐姐的幫助下終于沒有遺憾,但家里老人的反對也讓姐姐心里“很糾結”。21日,記者從濰坊紅十字會了解到,家人與捐贈者的觀念分歧導致部分捐贈無法實現。
面對李金海家人的“不是滋味”,濰坊市人民醫院介入放射科的部分患者家屬也表示理解。“傳統觀念就是這樣,總得留點東西在這個世上”,正在介入放射科陪妻子住院的李先生說,捐獻遺體并不是一個人的事,總得經過家里人的同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下,捐獻遺體的人畢竟是少數。
記者從濰坊紅十字會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濰坊市紅十字會進行遺體捐獻登記的志愿者已達到了71名,其中已有7人成功實現了捐獻。據濰坊紅十字會的數據統計,71位登記的志愿者里已經有兩位志愿者因為家人反對,導致遺體無法捐獻。
據濰坊紅十字會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有一位年僅十幾歲的小姑娘,是在查出得了不治之癥之后,決定簽署遺體捐獻的協議的。但家人不忍心將孩子的遺體捐獻出去,就沒有通知紅十字會,悄悄把孩子火花了。
“我們很能理解這些家人的心情”,紅十字會的這位負責人說,在器官捐贈的問題上,家人和捐贈者產生分歧很正常,所以在簽署捐獻協議之前,還希望捐獻者能夠與家人做好溝通。
據介紹,盡管這樣的做法會給紅十字會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但是很多時候,工作人員也無能無力,“這種事,只能依靠捐獻者家人的配合”。
(責任編輯: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