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等節目曝光了國內部分納豆產品利用日本納豆之父進行宣傳,并隨意宣傳療效,“納豆身份之謎”的話題再次吸引了食品行業和公眾的關注,納豆到底是藥還是食品?納豆產品在中國真的“沒有合格產品”嗎?近日記者走訪納豆市場,對消費者、生產廠家和專家進行了采訪。
國產納豆菌種優于日本
12月5日,在通州家樂福超市,貨架上擺放著納豆和納豆膠囊,產地分別來自大連美屋、珠海的旭松和北京的燕京納豆,在沃爾瑪、華堂等超市,也銷售著類似的納豆產品。記者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在“國產保健食品”欄中輸入“納豆”,查詢到五家納豆膠囊生產企業,分別來自北京的燕京納豆等三家以及上海和湖北的企業。燕京納豆膠囊于2004年6月4日獲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復,成為我國第一個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納豆膠囊保健產品,具有國家保健食品的小藍帽認證標志。
中日友好醫院原副院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楊秉賢認為,納豆除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外,還有許多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其中納豆激酶就是從納豆中分離純化出來的,納豆激酶具有較強的溶栓作用和殺菌消毒作用,可以食用并在體內作用時間較長。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郭家榮表示,納豆含有19種氨基酸,22種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等。北京的企業引進日本全套設備,使用的納豆菌與日本納豆菌同屬一種,不同的是我們使用的納豆菌經代代選育優化等手段,應用了最強壯的菌種作為生產納豆的菌種。
生產工藝嚴格但不是藥而是食品
在燕京納豆生產車間,工作人員進入車間前,換上工作服,都要經過全身的殺菌,從空調機中吹進車間的氧氣都是經過過濾的。工作人員介紹,大豆經粗選、精選等前期處理,浸泡后倒入蒸煮鍋進行蒸煮,然后接種納豆芽孢桿菌、進行分裝填充、轉入發酵室,進行發酵。
發酵好的新鮮納豆送入凍干室,溫度控制在-35℃至-40℃,通過溫度調節控制凍干速度,凍干時間為20至24小時。凍干納豆在潔凈廠房的條件下,經篩分后,將納豆表皮與大豆分開再分別粉碎、定比例混合制成納豆粉制劑。在潔凈廠房的條件下,納豆膠囊粉狀制劑經膠囊充填機充填制成納豆膠囊,再經過膠囊包裝機制成成品。
業內人士介紹,燕京納豆膠囊是以發酵成熟的鮮納豆為原料,通過提取活性物質,超低溫凍干技術提取納豆激酶活性物質,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納豆激酶等活性成分,在十萬級凈化的GMP生產車間里制成納豆膠囊。但是業內人士同時表示,現在的納豆市場還比較混亂,很多企業不具備潔凈的生產環境和先進的設備。一些企業在宣傳中把納豆的效果等同于藥的治療作用,對行業的發展不利,專家呼吁應該加快制定行業規范。
(責任編輯: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