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畜牧局:準備移交公安機關
尿樣檢測為陽性之后,運豬車突然逃跑,隨后下落不明。運豬車的檢疫票顯示037890891,車輛的目的地是新鄉。
“我們已經召開會議,對全市的屠宰廠進行排查,發現疑似車輛,將馬上上報。”新鄉市畜牧局副局長崔保平說。
崔局長表示,經過公安部門的協調,豫G33877的運豬車使用的是假牌照,至今下落不明。同時,崔保平稱,畜牧部門也是很無奈。
11月24日,在新鄉市市政府,崔保平說:“畢竟我們的管理范圍有限制,沒有強制的執法權,隨后畜牧局將準備材料,達到條件的話,會移交給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令崔局長不解的是,整車沒有打耳標的豬竟然能從淇縣運出。“按照規定,沒有打耳標的毛豬不能進入市場。”崔保平說。
當天中午,記者前往淇縣畜牧局。“沒有打耳標的毛豬是不能進入市場的。”淇縣畜牧局副局長董濟軍說。
“耳標就是豬的身份證,沒有耳標豬就不能出廠,也是不能開具檢疫合格證的。”董濟軍接著說。他進一步解釋,耳標是動物標識之一,用于證明牲畜身份,是承載牲畜個體信息的標志。
然而,淇縣畜牧局動檢站副站長孫國寶的一席解釋,卻讓董局長吃驚。按照孫站長的解釋,檢疫員把耳標放在了裝豬的現場,開完檢疫票就離開了。
“工作上的疏忽。”董局長總結了他的屬下工作上的不足之處。而孫站長也有自己的苦衷,在他看來,辦公經費的不足,人力資源缺乏,工作上疏忽是難免的事情。“改革不深入。”孫國寶最后總結為一句話。
在董濟軍看來,毛豬進入市場有嚴格的關口。“產地檢疫和報檢,毛豬在出欄之前三天必須要做的工作。”董濟軍說。
董濟軍在畜牧局主抓的是動物檢疫的工作,對檢驗檢疫他再熟悉不過了。“按照農業部的要求,對毛豬進行2%的抽檢,確認不含瘦肉精之后,才能開具檢疫合格證。”董濟軍說。
運豬車司機讓畜牧局人員接電話遭拒絕。
鹽酸克倫特羅試紙初次的檢驗結果顯示為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