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來,本報對居民反映的安達駕校收取戶口費一事進行了報道,濱州安達駕校宿舍小區居民反映強烈。10日中午,記者對這個小區的四棟樓逐個調查,發現已經有最少4戶居民在2010年交了所謂的戶口費,但是沒有一個人了解這塊費用為何收取。
而物價部門表示,根本就沒有戶口費這一說法。即便如安達駕校負責人所說,“戶口費”里面包括滅鼠費、滅蠅費等費用,相關部門也表示,有的費用已經不再收取,而有的費用安達駕校在收取后并沒有交給他們。
調查:電費拴住戶口費
10日中午,記者到濱州安達駕校宿舍小區四棟房挨戶調查,發現這個小區很樓房都已出租出去,其中1、2樓已經多半出租,4號樓的房多數已經被外來人員購買。記采訪到的在這里買房的19戶民反映,除了幾戶戶口不在這小區的居民外,其他人都交過口費,其中有4戶居民已經在010年交上了這部分費用。不過,多數居民反映,他們都被迫交費的,因為不交戶口費不讓交電費。“我們每年交一次費,每次都到安達駕校財務科錢買電,如果不交戶口費,我們買不到電。”3號樓一名居民說。
居民:不知戶口費是啥
小區4號樓居民大多不是達駕校職工,多名居民表示,然安達駕校每年要向他們收80元“戶口費”,但多數人并不道這部分錢被用在什么地方。“我認為這部分錢收得很合理,戶口費早就取消了,為么還要向我們收費?”在4號買房的一名女士表示,她家三口人,每年就得交240元的“戶口費”,幾年下來,已經交了上千元。“小區早就是一戶一表了,但是我們小區的電費比供電公司的電價高出幾分錢。”
那么,安達駕校所說的滅蠅費、滅鼠費、軍人優撫費等項目,居民是否了解呢?除了在3號樓上居住的一名退休職工對滅鼠費有所耳聞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些收費項目。“安達駕校財務科說戶口費交給派出所了,駕校的負責人又說沒交給派出所,同一個駕校怎么還有不同的說法呢?”小區居民紛紛質疑,到底該相信誰呢?
收費:職工非職工有別
“戶口費”不僅僅針對外來買房的居民,安達駕校的職工也要交。在3號樓的一名退休職工對此非常反感。“我已經退休了,平時就是和老伴在家,孩子在外地,每年還要交給單位160元的‘戶口費’。”他介紹,前幾年安達駕校的職工是不用交戶口費的,但從三年前開始,職工也要交戶口費了。“是安達駕校管理我們的戶口嗎?我們辦理落戶手續不是在派出所戶籍部門嗎?”一名居民道出了自己的疑問。“安達駕校職工交戶口費還是這幾年的事,我們這些外來戶都交五六年了。”4號樓一居民說。
供銷社:屬于企業行為
記者了解到,安達駕校原來的名字是濱州地區供銷社車隊,后改名為供銷儲運公司等名稱,幾年前才更名為安達駕校。該駕校目前是濱州市供銷合作社的一個下屬企業。
10日下午,濱州市供銷合作社一名負責人表示,安達駕校經過改制后,已經是獨立運營,收取戶口費是安達駕校的企業行為。對于這一行為,他不便多說。
而濱州市供銷合作社一名知情人士介紹,安達駕校說收的48元衛生清運費應該是交給環衛部門的,而收取的衛生費是用來清理安達駕校宿舍衛生的,兩個收費項目可能不同。
物價局:沒戶口費這說法
對于是否有戶口費這一收費項目,記者來到濱州市物價局。收費管理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聽到這個名字后表示,“根本沒有戶口費這個說法。”
記者根據安達駕校一名負責人的解釋,如果所謂的戶口費里面包含有衛生清運費、滅蠅費、軍人優撫費等內容,物價部門是否有這些收費項目呢?
根據《濱州市現行收費項目標準匯編》中關于城市環境衛生費的收費標準,一名負責人指出,按照魯價費發[1998]383號,魯建城發[1996]350號,魯價費發[2002]264號和濱政發[2002]107號文件,里面的確有生活垃圾清運處理費,每人每月的價格是4元,那么每年的收費是48元,這沒有問題。
環衛處:駕校沒交滅蠅費
16:00許,在濱州市市政環境衛生管理處。環衛清運大隊崔隊長介紹,按照相關規定,居民的生活垃圾清運處理費按照每人48元/年的標準收取。“這部分錢,安達駕校已經交到了我們單位。”
而據濱州市市政環境衛生管理處蚊蠅消殺隊藺隊長介紹,根據規定,滅蠅費按每人9元/年收取,但是安達駕校從很早就沒交過滅蠅費了。“安達駕校的前身是濱州地區供銷社車隊,自從供銷社車隊解體,他們已經有七、八年時間沒有向我們交過滅蠅費了。”
社區:滅鼠費去年就沒收
關于安達駕校收取戶口費的問題,記者來到市西街道辦事處興民社區。社區幾名工作人員表示,社區并不收取戶口費。對于安達駕校收取的滅鼠費,一名工作人員說,原來社區的確收過滅鼠費,但從去年就沒有收過,并且社區一直沒有收過滅蠅費。
房管局:可成立業委會
隨后,記者來到濱州市房管局,一位張所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告訴記者,小區物業費問題屬于房管局管轄,但是戶口費則不在他們的管轄范圍內。“據我了解,有關單位要收費,必須要有收費許可,如果沒有收費許可,那就屬于亂收費了。”而對于不交戶口費就影響用電的行為,他發表了個人看法,“這個肯定是不對的。”
他建議,濱州安達駕校宿舍小區的業主可以先成立業主委員會,然后由業主委員會去跟該單位交涉,還可以自己成立或者聘請正規物業對小區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