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東陽市吳女士于2008年12月花費12.7萬元在東陽正天汽貿城購買了一輛豪華版1.6新寶來汽車。吳女士對車愛護有加,卻不曾想,2010年的7月3日晚,停在路邊上的新寶來發生了自燃,而今已經面目全非。
新寶來自燃面目全非
吳女士稱,2010年7月3日當天是周末,所以車停在家中一直沒開,直到晚上六點多,她開車到市區飯店吃飯,菜剛點完,就聽到有人喊車著火了。車頭基本燒的面目全非,由于消防隊及時趕到,車身才沒有被毀。
據吳女士介紹,新寶來是自己上班的代步車,所以發生自燃時也只是開了不到三萬公里,吳女士稱,自己對車愛護有加,對于平時小小的磕碰都心疼不已,而這一次的自燃更讓其百感交集。
無第三方在場 廠家要拆車
之后,吳女士多次跟4S店溝通,4S店說等一個星期再來,最終在7月10號,廠家才來人查看。但廠家來人便讓消費者吳女士在協議書上簽字,協議的大致內容是消費者同意廠家拆開自燃的汽車。吳女士認為,在沒有第三方在場,自己又什么都不懂的情況下,拆開了車自己等于沒有了足夠的證據,因此拒絕簽字。
但廠家的態度卻很堅決,稱不讓拆就不管了,大眾廠家工作人員稱,他們來解決問題了,是吳女士不配合。吳女士最后與工作人員溝通,說能不能安排在星期一,畢竟是正常上班,到時候在第三方的見證下再拆。結果卻被一口回絕。大眾的工作人員稱:“就今天,不拆就走人!”
鑒定分析 消費者難以認同
最后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吳女士只能同意拆,自燃的新寶來最終在4S店被拆開,吳女士介紹,當時沒有第三方在場,而自己對這方面也是一無所知。
7月16號下午吳女士致電4S店詢問鑒定情況,工作人員稱車子部分線路改裝,造成了局部發熱引起自燃,與產品質量無關。吳女士要求4S店給出廠家蓋章的具體數據分析報告,結果是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又讀了一遍處理意見,并說不能提供書面文件。而第二天消費者吳女士找到負責人要求看鑒定報告,卻被廠家告知郵箱在維護無法查看。
技術人員稱鑒定結果只能看 不能給
就此問題維權網聯系到了義烏恒通一汽大眾4S店的技術經理張先生,張先生稱,就武吳女士車自燃的事情,廠家已經做了鑒定,并已經出了報告。但編輯稱消費者還沒有看到報告,張經理表示消費者可以去看,但問到消費者要保留一份時張經理卻說消費者只能到他們那看。
為了解更多的情況,我們聯系到了東陽正天汽貿城銷售總監王陽升,王先生稱,吳女士的車在2009年9月份以后就沒有到店里做過保養,而在2010年元旦前后吳女士的車出過一次車禍,這一次的檢測廠家稱其車電瓶上方加裝了兩根線,自燃事件應不屬于質量問題。當問到鑒定的結果消費者是否有權得到一份時,王先生稱應該沒有問題。
汽車鑒定的高昂費用一直以來是消費者維權的一個瓶頸,而廠家這種自己人給自己生產的車做鑒定的做法并不被消費者認同。在數起汽車自燃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到,多數廠家的鑒定都以與質量無關為鑒定結果,而在沒有第三方監督的情況下,消費者對其公正性存很大質疑。(徐長杰/文)